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水病,就是身上积水了,或肚子变大了,或全身积水,或下半身积水,或早上起来面部肿大积水。
饮病是内发的,自己平常生活习惯不好,比如躺着喝水。水病是外来的,表证失治,本来是桂枝汤或葛根汤证,结果遇到南方温病派,就不会用麻黄葛根桂枝,就用连翘啊,银花啊,板蓝根,诸如此类,这种药都是拿来刷牙漱口的,没办法去掉表证,水就累积在身体。
水病,就是身上积水了,或肚子变大了,或全身积水,或下半身积水,或早上起来面部肿大积水。
饮病是内发的,自己平常生活习惯不好,比如躺着喝水。水病是外来的,表证失治,本来是桂枝汤或葛根汤证,结果遇到南方温病派,就不会用麻黄葛根桂枝,就用连翘啊,银花啊,板蓝根,诸如此类,这种药都是拿来刷牙漱口的,没办法去掉表证,水就累积在身体。
进入这篇之前,要先有个概念。中医讲消渴,跟西医讲的糖尿病很接近,但是消渴的范围更大。这一篇学会,糖尿病很好治。
第七篇的肺萎肺痈篇,与这一篇非常相关。
先对饮有一个基本概念。我们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难免有点饮,就是水饮。多练功夫多运动,这个饮就会排掉。
饮的来源,可能是你喝水喝太快了,嗝在中间,打嗝一下,实际上饮就进去了。
可能是你在运动流汗,室内运动,空调很足,运动本来就该到外面去的,汗流掉后再慢慢喝水进去,新的水再去补充旧的水,才会把饮排掉。健身房等室内空调很冷的房间运动,然后还利用蒸桑拿流汗,都不对了,都会造成饮病。
如果你今天感冒,开了桂枝汤,一吃就好,就是没有饮病。如果每次感冒,就很严重,这种人就是有饮病,还没有发大病前,把饮病排掉。
饮常常停在内脏的下方,如果是水饮,在心脏的下方,中医的观念认为,脏的上方是动脉,是阳,下方是静脉,是阴,比如肝、心、肺的下方都会容易有饮停积在这里面。
过去所有的经方家都晓得,伤寒金匮本来就是一个断简残篇的古籍医书,而其中又以这一篇里面得条辨散失的最多,可是又最重要。
为什么会散落?其中有许多原因,有时因为人心太坏,将最优质的部份偷走,或者是只传子不传女的恶习,或是战乱的原因,于是变成断简残篇,自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与金匮二书以来就不是很齐全,所以研究这篇时要稍微体谅一下张仲景。
至于以后我们可不可以按照张仲景的本意写出来,这就要经过很多的临床经验我们才能知道,大家在读这篇之前要有一些概念。
过去很多北派的经方家把这篇当成宝,一直在研究,实际上本篇失落掉很多条辨。也有的经方家认为说:「这篇失落很多条辨,我们不要在乎它,因为方子也不多。」实际上诸位还是要研究一下较好。
这里有肺中风,肺中寒,应该每一个脏都有中风、中寒,可是后面会少很多。
这一篇分三样,腹满、寒疝、宿食,三个重点。
腹满,包括实、虚。包含一般的气胀,比如每次吃完饭,胃口正常,能吃能喝能拉能睡,可是每天肚子很胀,常常排气,上面嗝气,下面放屁,没有脾脏肿大,没有胰脏癌,肝癌等,就是一个肚子大。这种人去旅游,一个人一个房间最好,实在没办法,就用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专门去掉气胀,气胀本身不是很严重的病。
大家学会这一篇后,再加上一些我们针灸的穴道,对于心脏病的治疗就可以立竿见影。
中医的观念这一点跟西医很相同,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本身不受病,神明藏在里面。如果真正心脏有病,中医就判定必「死」,真心病是死症。西医称真正心脏有病的叫「绞心痛」,这种痛是如绳索绞在胸腔里面痛的,也是死症。
西医对于心脏结构出现问题的病就是开刀,比如他们发现到病人心脏瓣膜无法正常关闭了,就给你更换个猪瓣膜来用。而我们中医是没有开刀的,但是中医的标准是将心脏治疗到一定的程度,不会发生心脏病就好了。
除此之外,其他所有来自心脏的病,都不是因为心脏本身有问题而发生的,可能有东西堵塞在动脉里面,或者是心律不整,或者里面有积水,等等其他的原因所造成的。
张仲景在胸痹篇里面讲的胸腔就是讲胸腔内科,中医的观念很简单,并不像西医学说的如此复杂,张仲景用几个条辨来说明,不但处方开好了,连如何治疗也讲完了,所以张仲景是医之圣。
张仲景的观念认为我们心脏的病邪分几种症状。西医把这个邪分很细,用的名词像滤过性病毒、细菌等搞一大堆病名出来,但是又无法解决问题。
比方说遇到一种病毒,如果这个病原体进入我们的横系统,如果是横膈膜受到感染而发炎的时候,西医就叫做横膜炎,而中医看到横膈膜炎的症状,用的形容词是「逆抢心」胁逆抢心,从胸胁部位往心脏里面痛。
如果这个病毒跑到胸腔中间时,这个地方叫做纵膈膜,我们胸就有横膈膜与纵膈膜,纵膈膜有发炎的时候,病人会感觉到痛在胸腔的正中央,会出现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特殊痛感。
还有一种是心囊发炎,心囊就是心的外膜,中医称为心包,西医叫心囊,这无所谓的,反正都是心脏的外膜,这外膜一旦感染到炎症时,这种问题所引发的症状就是「悬心痛」。
金匮里所有关于心脏病的论述,整理起来就是这几个重点了。现在就剩下当我们看到悬心症我们用什么处方?我们看到横膈膜炎用什么处方?看到纵膜炎用什么处方?
我们中医是依照病人的症状来开立处方,西医是微视医学,其建立的病名很多,所以有可能是:「老师,这个心膜炎搞不好是动脉血管堵塞。」这些中医在处方时都无所谓,或者是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对西医来说可能是有脂肪或是瘀血块堵塞在动脉血管里面,也可能是主动脉血管破裂了,张仲景并不去管它,下面我会跟大家陆续做分析,但是基本上我们就只区分为这三种。
所以如果病家的心脏出现持续的痛,而且是集中在一处痛,痛起来会心慌慌的,这就是心包炎,病在心包上面。我们治疗心脏病的处方是依据症状之不同来开立的,像有治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处方,也有胁下逆抢心的处方,这几种情形,大家先了解一下,现在我们来看看张仲景的解释与他所谓的病因是什么。
我们治疗心脏病速度非常的快,快到什么程度,立竿见影。对经方来说,治心脏病是最快速的,有时候比感冒还快。诸位要掌握到诀窍,一点都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