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狐惑阴阳毒证治第三
这个章节很有意思,目前为止西医也是无药可治,百合病近似于现代的神经衰弱症与厌食症。
这个章节很有意思,目前为止西医也是无药可治,百合病近似于现代的神经衰弱症与厌食症。
中医讲的痉病区分为刚痉和柔痉二种,类似西医讲的「脑脊髓神经炎」简言叫「脑膜炎」。
「湿病」就是中湿,湿有时候在身体里面,有时候在关节上面。
「暍 yē」就是中暑,热天的时候中暑,这一篇就是在讲这些病症。
杂病的范围牵扯很广,但是所有的方子基础都在伤寒论,所以一定要有伤寒论做为基础,伤寒论的观念是同症同治。金匮就是因为病的种类比较多,症状又都不一样,但是诊断方式还是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辨症为主,处方也是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来区分,但还是同症同治。在刚开始介绍杂病的时候,张仲景就讲了一些内经的理论。
原伤寒论之末篇辨霍乱病脉症并治法,辨阴阳易瘥后劳复脉症,辨痉喝脉症,这三脉症有经方家并列入伤寒之末篇,但又是金匮之始篇,实介于伤寒与金匮之间的连接篇,个人认为伤寒到最末厥阴篇即可止,这最后三篇可置于金匮之首篇,以衔接伤寒与金匮本源于一书伤寒杂病论。
金匮是延续伤寒论而来的,属于杂病范畴之内,每个章节讨论不同的病,但是其辨证的基础还是以伤寒论为主,本次伤寒与金匮的解说与书籍的撰写,我采用许多过去历代的经方大师如江阴曹颖甫撰写的《伤寒发微》与《金匮发微》,四川唐容川撰写的《中西汇通医书五种》,陆九芝、傅青主、戴天章著,秦伯未、林直清校定《世补齐医书全集》,江忍庵增批,林直清勘的《徐灵胎医书全集》等等,经方也因为这些历代名家的研究与发扬,才能流传至今,这些名家也因此而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