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这一篇,在过去,在中医的观念里面非常不容易解释的。为什么不容易解释?就是水的问题。当你了解水的问题后,这篇就很简单了。
水,在黄帝内经里,认为是这样子。小肠最外一圈是大肠,大肠在小肠上方的那一段的正中间,是肚脐,又名神阙。小肠是火,大肠是金,最上面的肺也是金,肺下是心脏也是火。
水气化的观念是,心脏不断跳动,肺呢,肺法象天,所以越高的地方,气候越冷,天是虚空的虚无的,所以正常人,虚,虚不会死人的,实证才会死人。
当心不断地搏动产生热,心火会向下,移热到小肠,这都是黄帝内经讲的。当小肠火很盛的时候,食物吃下有两种水,第一个,不管你喝的开水喝茶,到胃以后就气化了,另一种在食物里的水,如果食物里面没有水,根本就吞不下去,所以饭、蔬菜、肉类里面都有水。
食物经过胃的咀嚼后到了小肠,小肠里很热,因为有火啊,再把小肠蒸化一次,代表说你把食物消化掉了,变成糟粕和水,进入大肠后,所以水在上面,小肠的火在下面烧,水就气化出来,水从大肠再回到肺里面,因为金和金是想通的。
西医呢,只知道,大肠吸收水,大肠怎么会这么聪明自己吸收?原因是小肠火在下面蒸化,所以大肠的肠壁,把糟粕过滤,只有干净的水能够进入肺。
知道了这些,如果肺里有实,有东西挡到,五脏都是阴脏,肺有阴实的证,水是不是就上不去了,就会回头回到大肠里面,所以肺癌一定会下利嘛。肺癌怎么知道治好了,很简单,就是下利没有嘛。
所以说,黄帝内经,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最好最完整的生理学和解剖学和病理学。所以我们不需要看X光,各种仪器,验血报告,听听看看就知道了。
哪一天小肠的温度不够了,因为心脏的力量不够了,温度下降了,这个水就没有办法气化啊,大肠里的水根糟粕就出来了,是不是就下利了。中医把它定义成,寒。不然你告诉我怎么讲,只有这个寒字最传神。
怎么知道寒,因为小肠在管脚的温度,所以脚是冷的,就是寒。脚是冷的,还没有下利,只是一点点寒,严重的寒,就会下利了。每个人病情当然有层起的不一样啊。
为什么要练功夫?吸气进去,要到腹式呼吸,就是想尽办法把心火往下导,进入小肠,小肠温度增加,大肠的水气化入肺,再到喉咙,所以你在打坐,练功夫,练气的时候,越练津液是不是越多,口水的津,如果练了半天嘴巴越来越干,你练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