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uHerb
探寻千年智慧,传承阴阳五行的平衡,修身养性,顺应天人之道。探寻千年智慧,传承阴阳五行的平衡,修身养性,顺应天人之道。
:D 获取中...
二九七: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二九六:「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二九四:「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二九三: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二九二:「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身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数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