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uHerb
探寻千年智慧,传承阴阳五行的平衡,修身养性,顺应天人之道。探寻千年智慧,传承阴阳五行的平衡,修身养性,顺应天人之道。
:D 获取中...
一六八:「太阳病」,发热恶寒,医发汗,无阳而阴独,因复下之遂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润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一六七:「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黎黎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鞭满,引胁下痛,呕即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一六六: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病反入里,则作「痞」,按之则自濡,但「气痞」耳。
一六五:「太阳 」「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一六四:「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
一六三:「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鞭,脉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细,病在里也;头汗出,病在表也,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细。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