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uHerb
探寻千年智慧,传承阴阳五行的平衡,修身养性,顺应天人之道。探寻千年智慧,传承阴阳五行的平衡,修身养性,顺应天人之道。
:D 获取中...
一六四:「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
一六三:「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鞭,脉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细,病在里也;头汗出,病在表也,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细。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一六二: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一六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一六〇: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下焦,必自愈。
一五九: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