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一〇二
目录
一〇二:「太阳病」,其人冒,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因冒症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冒,就是头昏眩或者是头上冒汗;
如果病人发汗和攻下,程序弄错了,应该先发汗的时候结果开成攻下,攻下后马上再发汗,次序弄反了。
结果病人头昏还有点流汗就是胃的津液回来了,人头上流的汗就是胃肠的津液而来,这是阳明经的热证。
所以汗出表和故也,如果里面还有,再去攻下,所以得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这是说方子开错的时候,如果病人有这种现象,就不用再去开方,让他自愈。
如果出现冒,肠胃津液回来了,如果还有表症,则可以再解表,有里症则可解里。
误治变证解析
-
治疗失序:
graph TD A[太阳病] --> B[误下(先下)] B --> C[伤里阴] B --> D[误汗(再汗)] D --> E[表阳受损] C --> F[表里俱虚] E --> F F --> G[冒症显现(头昏、汗出)]
graph TD A[太阳病] --> B[误下(先下)] B --> C[伤里阴] B --> D[误汗(再汗)] D --> E[表阳受损] C --> F[表里俱虚] E --> F F --> G[冒症显现(头昏、汗出)] -
冒症本质:
- 头目昏眩(清阳不升)
- 头汗出(虚阳上浮)
自愈机转
-
汗出表和标志:
- 头汗渐退转全身微汗
- 脉象由浮弦转缓和
-
里和判断标准:
项目 里和表现 里未和表现 二便 通畅成形 便秘或溏滞 腹部触诊 柔软无压痛 硬满拒按 舌象 薄白苔 厚腻或黄苔
分步调治方案
-
冒症期处理(等待自愈):
- 观察要点:
✓ 汗出是否均匀
✓ 精神是否渐爽 - 辅助措施: ▸ 米粥调养胃气 ▸ 静卧避风
- 观察要点:
-
后续治疗原则:
- 表未和:桂枝汤小剂和营卫(桂枝量减半)
- 里未和: ▸ 热结:小承气汤(大黄减量) ▸ 寒积:理中汤加杏仁厚朴
临床启示
-
误治补救心法:
-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警示
- 误治后当先观察正气自复能力
-
体质差异应对:
- 阳虚体质:冒症期可予黄芪建中汤预防脱证
- 阴虚体质:酌加麦冬、石斛护阴
仲景精义:此条展现人体自我修复智慧,强调"药误之后,当察正气抗病之势”。冒汗自愈现象实为阳气来复之兆,医者当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治疗艺术。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