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一〇六

一〇六:血弱气虚,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胸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胸胁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血弱气虚,表示这人本来身体就此较虚弱,血不够,气也不够,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胸下;

平常身体好的,一定停在表上,也就是停在太阳证上,就是桂枝汤证或麻黄汤证或葛根汤证,如果这人身体比较虚、或是女性遇到经期来,病毒一进来就结在胸胁的下方淋巴结的地方。

病邪进入三焦淋巴,在胸胁会累积很多水,会压到胃会产生恶心的现象。

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进食,就是不想吃东西了,胸胁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痛在中焦,造成呕,邪在上焦淋巴系统里面,故名邪高,小柴胡汤主之。

我们用小柴胡汤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然后把病毒排除,中医不去管哪一种病毒,用「邪」字来代表是最好的。

女人月经期一得到感冒,气往下走,马上由太阳进入少阳。

病因病机

  • 血弱气虚:患者气血不足,体质虚弱
  • 腠理开泄:表虚不固,邪气乘虚而入
  • 邪正相搏:外邪与正气交争于胸胁下方(淋巴系统)

注:体质强壮者邪多停留于太阳经(桂枝汤/麻黄汤证),体虚者或经期女性则邪易直入少阳

核心症状

  1. 寒热往来:正邪交争表现为阵发性寒热交替
  2. 食欲减退:默默不欲饮食
  3. 胸胁症状
    • 胸胁部胀满疼痛
    • 邪聚上焦(淋巴系统),痛在中焦,引发呕吐(邪高痛下)

病机特点

  • 邪入三焦淋巴系统
  • 水液停聚胸胁压迫胃部→恶心呕吐
  • 经期女性感冒易太阳转少阳(气血下注冲任)

治疗原则

小柴胡汤

  • 增强人体免疫力
  • 疏解少阳邪气
  • 不针对特定病原体,以"邪"统称外感病邪

中医特色:通过调节机体状态达到祛邪目的,而非直接对抗病原体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