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一一八

一一八:「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鞭,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微当厥,今反和者知为内实也,「调味承气汤」主之。

伤寒,麻黄汤症,体重、节痛、身上好像鞭在大、恶寒、发热高烧。临床上,一个小老头,西医看完定义为中风,救了七天没用,还没有过经、传经,大夏天要被子包着来诊所,一直发抖恶寒,脉浮紧,真的是西医讲的中风但是我开的是麻黄汤,一剂药麻黄开到六钱,吃了一碗就好,晚上睡觉也很好,不会睡不着。

伤寒,两个星期,太阳证应该过去了,结果过了太阳证的时候,病已经进入阳明了,病没有解掉,病人就谵语,谵语就是胡言乱语。

谵语,胡言乱语,鸡同鸭讲,你问他跟你回答的不一样。谵语出现,就已经神志恍惚了。

谵语怎么来的?大便堵在肠里面,进入阳明以后,变成纯热证,燥屎就像放在太阳底下晒,大便的燥气就往头上冲,脑部受到大便浊气的影响,讲话就胡言乱语。

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肠胃里面有热,要用汤剂来攻;

小便很黄深黄,都可以用大承气汤攻了。

要用汤剂不用散剂。麻黄汤我开的时候,如果说只是一个小孩子发烧感冒,就开粉剂没有关系,上面讲的那个人中风了全身发抖,肯定要汤剂。

知医以丸药下之。这里就是说医生该开汤剂,结果开了丸剂,或者就是剂量开小了药力不够强,大便还是没完全排出来。脉调和者,就是没攻过头,只是药力不够。脉微当厥,就可能是攻过头了。

若小便利者,肠壁变得很小,大便出来便细细长长的,有一种,大便堵在小肠转角的地方,大便就像羊大便,出来像六味地黄丸;

照理说小便利者,大便当鞭,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照理说应该没有大便,结果反而下利,就知道是前医之过。

若自下利者,脉微当厥,若平常虚利,下利清谷,病人有点昏迷的现象,脉都很虚弱,手脚都冰冷掉了,这是虚寒,开承气汤,病人会死掉,应该是四逆汤。

应该是很虚弱的,病人下利,结果精神很好,从这知道里面有东西堵到,今反和者,知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开轻剂,用调胃承气汤。

如果看到病人发烧发热,病人的脉是虚弱的,知道里面寒凉掉了,用四逆汤把他救回来;

如果是实热,病人也会下利,下利拉出来是水,实际上大便堵在里面,如果不仔细会以为是下利,这时候攻它,清出来后,津液自然会回来,张仲景说喝承气汤后病人会口渴,喝点水就好了;

这条辩是说:明明看到病人是下利,以为里面没有堵到,结果病人是因为里面堵到而下利,因为堵的太实了。

热病,肠中干燥而大便不行,常以汤剂解之;以药物之刺激与推动,固可通便,而水液亦为推荡之一助,如多饮开水,其便亦通。若用丸剂,每多辛热之品所成,只有刺激肠蠕动之力无清润肠壁之力,故所下者,多剩余之水分。所以西药或甘油锭没有办法让肠胃产生津液。

病程演变与辨证要点

  1. 病程特点

    • 伤寒十三日未解(已过太阳经期)
    • 出现谵语(阳明热证标志)
  2. 关键辨证要素

    症状/体征 病机分析 鉴别要点
    谵语 燥热上扰神明 区别于虚寒性昏迷
    小便利而大便硬 津液偏渗膀胱 正常生理反应
    反下利脉调和 误用丸药攻下 非自然下利
    自下利脉反和 燥屎内结的"热结旁流" 区别于虚寒下利(脉微厥)

误治分析

  1. 丸药误下的特点

    • 只能下水分,不能下燥屎
    • 常见导致:
      • 假性下利(水样便)
      • 燥实仍存(肠中积滞未除)
  2. 汤剂与丸剂区别

    graph LR
    A[攻下方法] --> B[汤剂]
    A --> C[丸剂]
    B --> D[清润肠壁+推动积滞]
    C --> E[仅刺激蠕动]
    C --> F[消耗水分]

调胃承气汤应用指征

  1. 典型适应证

    • 阳明燥热初结
    • 见"热结旁流"现象
    • 脉象调和(排除虚寒)
  2. 禁忌证识别

    • 真寒假热:脉微肢厥
    • 虚寒下利:下利清谷 (当用四逆汤)

临床思维要点

  1. 假性下利的辨识

    • 虽下利但精神不衰
    • 腹部拒按
    • 可能排出少量臭秽粪水
  2. 治疗策略

    • “通因通用"法
    • 轻剂缓攻(调胃承气汤)
    • 中病即止(便通即停)

现代临床启示

  1. 剂型选择原则

    • 急症、重症→汤剂(如麻黄汤治太阳伤寒)
    • 轻症调理→丸散剂
  2. 肠道津液维护

    • 对比西医通便法局限:
      • 甘油栓仅刺激局部
      • 缺乏整体润燥作用
  3. 危重证鉴别

    graph TD
    S[发热伴下利] --> A{脉象}
    A -->|洪大有力| B[热结旁流→承气汤]
    A -->|微细欲绝| C[阴盛格阳→四逆汤]

:本条突出"热结旁流"的特殊表现,示教阳明实证可能出现下利的反常现象,体现中医"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的辨证复杂性。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