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一二五

一二五:「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中药对烫伤内服的第一方就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我们可以在火灾的现场煮这个汤来教人。

烧伤的时候,皮肤一块一块的,有时候还会翻裂起来,很大的水泡很痛,病人会惊狂,因为被火吓了,水都跑到皮肤表面上去了,痛又没办法睡,会惊扰烦躁;张仲景写救逆,就是急救的时候用的;

亡阳,因为体表有阳,所以可以把体内津液固住,不会流失津液。一用火攻,外面烤火太久,毛孔打开。亡阳的现象,人会惊狂、焦虑、害怕、恐惧,起卧不安,睡觉又失眠,不一定非要火场里跑出来,才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这个药用在很多地方,不可死板。

因为脉浮,知道病在表,火一烧起来,水都往皮肤表面上跑水并没有变成汗,造成很大量的水在皮肤表面上,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一剂喝下去的时候,大约一个小时,药发散到皮肤表面的时候,痛会大减,因为是救逆,要很迅速的把药发到皮肤表面上去,所以桂枝汤去芍药,芍药本身性是酸收的。比较能收敛,如果桂枝里面加了芍药的话,药力就没有办法很迅速的达到皮肤表面上去,所以把芍药拿掉;

药到了皮肤表面后加蜀漆,蜀漆又叫常山苗,蜀漆去痰,人的津液正常在肠胃里面,遇到大火,一部份津液跑到皮肤表面,马上起水泡的时候,因为速度太快太热了,一部份津液就堵在中焦,津液离开正常管道,堵在横膈膜的下方以后,马上就化生成痰,所以看到烫伤的病人,常常痰都很多;

龙骨牡蛎,这两味药本来就是收敛的药,同时它能利水壮肾阳,牡蛎能收浮阳,因为病人惊狂,起卧不安者,就是阳浮在头上面,阳气往上冲,牡蛎下去能把阳往下降,龙骨牡蛎在收皮肤水泡的时候,是从内来收,桂枝汤能健脾阳,让脾正常运转,因为龙骨牡蛎已经在收敛了,所以不需要芍药来收敛、芍药会让桂枝变慢,所以不用芍药了。

现在吃安眠药的副作用,也会引起焦虑、失眠,也可能用到这个方,只要有惊狂、起卧不安,严重焦虑就想到此方。这种安眠药的副作用,如果给西医开抗忧郁的药,结果就是很开心的去自杀。

所以吃多了安眠药,抗忧郁药的病人,失眠,无法睡觉,都可以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外敷:过去用牡蛎打粉,磨得很细,加麻油,更好的用硫磺、大黄,硫磺就是在火山口的东西,硫磺本身外用时非常的寒凉,西医就把硫磺跟膏药一起用,变成硫磺膏。中医把硫磺、大黄、麻油配在一起用,如果是皮肤红肿这药就可以了,起水泡的时候要加菖蒲在里面,菖蒲是皮肤表面利水的大剂,菖蒲就是灌木类的水草,把这草晒干烧成灰,这灰敷在皮肤表面上,敷上去,就开始去水,病人会小便,如果化脓了,就是变成湿了,就要加白朮;如果已经发炎了,就加黄芩,这就是加减;西医的硫磺膏只能去热,不能去水去湿。为什么要赶快去水?因为水绷久了,皮肤就会绉掉,会有疤难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 甘草二两炙 | 生姜三两切 | 牡蛎五两 | 龙骨四两 | 大枣十二枚劈 | 蜀漆三两洗,去腥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先煮蜀漆,防止中毒,不过现在不用蜀漆了。所以一起煮就行。

现在蜀漆用常山苗代替,其实蜀漆和常山苗是不一样的,因为市面上买不到蜀漆,蜀漆就是一种长在四川的漆树其皮的内层,蜀漆在白铁板上烧,烟有毒,把烟去掉才能入药。

蜀漆去痰的力量很强,受惊吓的时候,容易有痰涎壅塞,我们用蜀漆把痰去掉。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主火邪,故烫火伤之疼痛烦闷者及灸疮发热者有效。以「牡蛎」一味,「麻油」调涂烫火伤,则火毒忽去,其效可推之矣。一般只是热可以,有湿化脓发炎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

病机与主证

  1. 病因病机

    • 太阳伤寒(脉浮)误用火劫法
    • 导致"亡阳"(卫阳外泄)
    • 津液急速外渗形成双病理:
      • 体表:水液聚积→皮肤水泡/烫伤
      • 中焦:津液离经→痰浊壅塞
  2. 特征性症状

    • 精神症状:惊狂、起卧不安(现代对应:创伤后应激/药物戒断反应)
    • 皮肤症状:大面积水泡、灼痛
    • 伴随症状:烦躁失眠、痰涎增多

方剂解析

组方原理

药物 剂量 作用机理 现代对应
桂枝 三两 急行肌表以复卫阳 促进外周血液循环
生姜/大枣 各三 重建脾胃津液输布系统 调节体液代谢
甘草 二两 甘缓定惊,调和诸药 抗心律失常
龙骨/牡蛎 四/五 双重作用:
1. 收敛体表渗出液
2. 镇惊安神
钙剂补充+中枢镇静
蜀漆 三两 涤痰开窍(常山苗代) 抗神经递质紊乱

煎服特点

  • 去芍药:避免酸收碍邪外散
  • 蜀漆先煎:减毒处理(现代可共煎)
  • 速效性:1小时显效(急救特性)

临床应用扩展

  1. 现代适应症

    • 烧伤早期(内服首选方)
    • 安眠药/抗抑郁药副作用(焦虑性失眠)
    •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2. 鉴别要点

    • 必具"亡阳"特征(汗出不止+精神躁扰)
    • 区别于单纯阳明热盛(无大热、口渴)

外治方案

阶梯式外敷法

  1. 基础方
    • 牡蛎粉+麻油(降温敛疮)
  2. 加减法
    • 水泡未溃:加菖蒲灰(利水消泡)
    • 化脓感染:加白术(燥湿)、黄芩(消炎)
    • 深度灼伤:硫磺+大黄(解毒生肌)

注:西医硫磺膏仅能清热,缺乏中医辨证加减的灵活性

方证鉴别

对比项 本方证 大承气汤证
精神症状 惊狂不安 谵语循衣摸床
出汗特点 但头汗出/大汗亡阳 手足濈然汗出
二便 基本正常 便秘、小便赤涩
治疗重点 收敛固脱+涤痰安神 急下存阴

现代启示

  1. 药理研究

    • 龙骨牡蛎富含钙质,可调节神经兴奋性
    • 蜀漆(常山苗)具有中枢镇静作用
  2. 急救价值

    • 火灾现场可作急救方(需预制颗粒剂)
    • 对化学灼伤同样有效(中和毒素)

注意事项

  • 禁忌:阴伤热炽者慎用(需配合滋阴)
  • 蜀漆替代:可用远志+半夏代(涤痰组合)
  • 预后判断:服药后汗止神安为向愈标志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