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一三二
一三二:火逆,烧针汗之,因烦躁者,「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和「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不一样,救逆汤是非常紧急的时候大剂的救逆用的,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是一般性的,前面的是烫伤、鹭狂不得卧,这个只是烦躁而己,火逆烧针,还有流汗。
桂枝甘草汤条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这二一条也是发汗过多的明证。
从桂枝甘草汤变证而来的,用到龙骨牡蛎的时候,病人一定有浮阳在上,浮阳在上最简单的辨症就是头部一直在流汗,身体不流汗,整个肠胃的阳气都跑到上头去了,肠胃蠕动都减缓。
像烧针造成的烦躁,都是水的系统不是很好,因为烧针造成气化的系统改变了,使水停在中焦,所以要加茯苓把水排掉,如此可以补充新的水到心脏,所以可以生津除烦;
这汤剂临床上在用「甲状腺亢进」最多,西医的名词,西医用「放射性碘」来治疗,就是甲状腺大脖子一直手抖、心颤、盜汗、心悸、很紧张,放射性碘一吃下去,甲状腺干掉了,但是同时子宫也干掉了,会终身不孕。
大脖子的人,甲状腺功能亢进,心会动悸很厉害,同时会潮热。
此病中医叫「蟹眼证」,就是眼睛像螃蟹一样突出来,它的症状有第一心悸,心脏跳动的非常快,第二手抖、第三嘴巴口燥,嘴巴里面非常的燥渴,第四盗汗得非常严重。
牡蛎常常用在攻坚,所以有硬块的时候,牡蛎用一两三两都没有关系。牡蛎是蚵的壳,所有身体里面的脑瘤、淋巴瘤都可以用,所以牡蛎用于攻硬块时一定比龙骨重用。
平常用桂枝加牡蛎龙骨就好了,桂枝汤可以和解营卫,气血就会旺,免疫系统很好,肠胃就好,固表能力很强,这时候再加牡蛎龙骨,精子的生化过程就会很好,当男人的精子太淡时,太大不容易怀孕,用「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让精成熟得非常好,所以这是用在男人身上的。
临床上,除了甲状腺,还有扁桃腺发炎。西医一直用的抗生素越吃,抗性越大,最后只能开刀拿掉。扁桃腺发炎,严重时,嘴巴张开可以看到喉咙两侧长了大荔枝,堵着,中间的洞都看不到了,针灸时说过,手太阴肺经的少商穴、手阳明大肠经的商阳穴放血,列缺主任脉、照海主阴跷,两脉直达喉咙,再天应放血,用放血针在嘴中刺破扁桃腺,赃血出来,新血进去。处方呢,一般喉咙痛,用桂枝汤加葛根,不用开葛根汤,不需要麻黄,还可再加一些连翘来清热,银花,浮萍,蝉蜕,在经方的基础上,才能加这些东西,临床上脸部中风也能用这个经方做加减。只是喉咙痛,只需要一点点津液上到喉咙,桂枝3,白芍3,葛根用4就行了。面部中风,面部麻痹,葛根六钱,大剂下去。知道药性,应用之妙,存乎一心。
桂枝一两 | 甘草二两 | 牡蛎一两 | 龙骨二两 | 茯苓四两
右五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像一般发烦、悸、伯金森氏病(帕金森),都会用到「桂枝茯苓甘草龙骨牡蛎汤」。
像心悸、动悸、手抖心颤、盗汗,都要想到腺体的问题,但是不要和小柴胡汤证弄错了,小柴胡汤药一定有恶心,呕,什么症状都没有,只要有恶心就是小柴胡汤证,上吐就用小柴胡汤,下泻就加一些止泻的药在里面,小柴胡汤证往来寒热现象比较明显。
晚上燥热得很厉害,因为血太旺了,血里面的热太高了,津液没了,因为津液一直丧失,血里面的水越来越少,血的温度就越来越高,所以大脖子的人,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用盖被子就会很热,这是身体体能一直在丧失的现象。
临床上最主要的是津液,技巧就在剂量的加减。
只要病人出现烦躁,张仲景都喜欢用茯苓。茯苓不单单色白入肺,入脾脏,还能利水,还能生津液,所以脐下动悸时用茯苓,可以把旧水排掉,把新水补回来。
大便便秘时的烦躁,有点惊狂,谵语,发狂,弃衣而行,登高而歌。
这里的烦躁,心脏里也有水份,血里的水份,我们用茯苓补回去。所以胎庐药录一定写了茯苓这个功能,要不张仲景怎么会用茯苓补心中的水份。能去热,生津,除烦,利水。
牡蛎不仅补碘,还能攻坚,同时也会生津液,在盗汗的时候可以用牡蛎。喉咙的地方是三阴交会。
用了茯苓再加龙骨牡蛎,就能让心脏的热,回到水里面。用茯苓补水,用龙骨牡蛎潜阳固定住水。最好的水,就是有阳在里面。所以虚烦,用茯苓再加龙骨牡蛎非常好。
坎为水,☵,两阴夹一阳,水中有阳。中虚☲,离卦,中间是空虚的,中虚为明,心脏就是中虚的官,什么是明,就是你听别人讲话或做什么事,比如在看病的时候,先要明,先中虚,不要先入为主,病人来了告诉你他有大肠癌,你不要先马上想到便秘要清他。
小编:阴爻:⚋ 阳爻:⚊ 。太阳:⚌ 少阴:⚍ 少阳:⚎ 太阴:⚏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坎☵
小编补充:六十四卦
䷀ 乾为天 | ䷁ 坤为地 | ䷂ 水雷屯 | ䷃ 山水蒙 | ䷄ 水天需 | ䷅ 天水讼 | ䷆ 地水师 | ䷇ 水地比 |
䷈ 风天小畜 | ䷉ 天泽履 | ䷊ 地天泰 | ䷋ 天地否 | ䷌ 天火同人 | ䷍ 火天大有 | ䷎ 地山谦 | ䷏ 雷地豫 |
䷐ 泽雷随 | ䷑ 山风蛊 | ䷒ 地泽临 | ䷓ 风地观 | ䷔ 火雷噬嗑 | ䷕ 山火贲 | ䷖ 山地剥 | ䷗ 地雷复 |
䷘ 天雷无妄 | ䷙ 山天大畜 | ䷚ 山雷颐 | ䷛ 泽风大过 | ䷜ 坎为水 | ䷝ 离为火 | ䷞ 泽山咸 | ䷟ 雷风恒 |
䷠ 天山遁 | ䷡ 雷天大壮 | ䷢ 火地晋 | ䷣ 地火明夷 | ䷤ 风火家人 | ䷥ 火泽睽 | ䷦ 水山蹇 | ䷧ 雷水解 |
䷨ 山泽损 | ䷩ 风雷益 | ䷪ 泽天夬 | ䷫ 天风姤 | ䷬ 泽地萃 | ䷭ 地风升 | ䷮ 泽水困 | ䷯ 水风井 |
䷰ 泽火革 | ䷱ 火风鼎 | ䷲ 震为雷 | ䷳ 艮为山 | ䷴ 风山渐 | ䷵ 雷泽归妹 | ䷶ 雷火丰 | ䷷ 火山旅 |
䷸ 巽为风 | ䷹ 兑为泽 | ䷺ 风水涣 | ䷻ 水泽节 | ䷼ 风泽中孚 | ䷽ 雷山小过 | ䷾ 水火既济 | ䷿ 火水未济 |
证候与方剂对比
- 火逆证治:因烧针、发汗过度导致烦躁,主方为「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
- 与救逆汤区别:
- 救逆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用于紧急情况(如烫伤、鹭狂不得卧)。
- 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适用于一般性烦躁,症状较轻,仅见烦躁、汗出。
病机与辨证要点
- 发汗过多:
- 源自「桂枝甘草汤」证,表现为心下悸、欲按(叉手自冒心)。
- 本条亦属发汗过多,阳气浮越于上。
- 浮阳上越:
- 典型症状:头汗出而身无汗,肠胃阳气上冲,蠕动减缓。
- 水液代谢异常:
- 烧针扰动气化系统,致水停中焦,加茯苓利水以生津除烦。
临床应用
1. 甲状腺功能亢进(蟹眼证)
- 症状:心悸、手抖、口燥、盗汗、眼球突出(蟹眼状)。
- 西医对比:放射性碘治疗虽破坏甲状腺,但可能导致终身不孕。
- 中医治法:重用牡蛎攻坚(如脑瘤、淋巴瘤),配合茯苓利水、龙骨潜阳。
2. 其他适应症
- 扁桃腺炎:
- 针灸取穴:少商、商阳放血,列缺、照海通喉。
- 方剂:桂枝汤加葛根(轻症)或连翘、银花等清热药。
- 帕金森病(伯金森氏病):见烦躁、悸动者可加减应用。
- 男性不育: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可改善精子质量(过稀或畸形)。
方剂组成与用法
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 组成: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牡蛎一两、龙骨二两、茯苓四两。
- 用法:研末,水五升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鉴别诊断
- 与小柴胡汤证区别:
- 小柴胡汤必有恶心、呕吐,或往来寒热;
- 本证以烦躁、悸动、盗汗为主,无呕恶。
关键药效解析
- 茯苓:
- 利水排旧生新,生津除烦,尤适用于脐下动悸或血热津亏之证。
- 牡蛎:
- 攻坚散结(如甲状腺肿、淋巴瘤),补碘止盗汗,兼能生津。
- 龙骨牡蛎配伍:
- 潜阳固摄,使浮越之阳气回归水中,治虚烦、盗汗效佳。
治疗技巧
- 津液为要:根据症状调整茯苓、牡蛎剂量,兼顾利水与滋阴。
- 热象处理:血热津伤者(如夜间燥热),需加强生津潜阳之力。
总结:本方以调和浮阳、利水安神为核心,广泛适用于腺体疾病、神经症及津液失调相关病证,临床需注重辨证加减。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