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一四三
目录
一四三:「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脏结,就是所谓的阴寒证,寒湿很盛的,没有阳证,往来寒热是少阳证,所以没有往来寒热,阴证的人很安静,这种里面寒湿很重,不可以攻,中药的攻药,都是比较寒凉的药,里面已经很寒了,再用寒凉的药,会很危险。
阳不足时,很多动作就告诉了你,比如小孩子很奇怪,不喜欢到外面晒太阳,喜欢躲在壁橱里,黑暗的地方,进了房间要把灯关掉。
脏结,我们处方要用阳药,开一些去寒的药,去湿的药,然后把寒湿从小便导出来。
成无已曰:「脏结」于法当下,「无阳证」为表无热,「不往来寒热」为半表半里无热「其人反静」为里无热。以表里皆寒,故不可攻。
柯韵伯曰:「脏结」是积渐凝结为阴,五脏之阳己竭也,外无烦躁潮热之阳,舌无黄黑芒刺之苔,虽有鞭满之证,慎不可攻,「理中」「四逆」辈温之,尚有可生之义。其实「理中」「四逆」都不够力的。
脏结证特征与辨证要点
-
核心三无特征:
- 无阳证(表无热)
- 无往来寒热(半表半里无热)
- 其人反静(里无热)
-
典型舌象:
- 舌上苔滑(寒湿壅盛之征)
-
病机本质:
- 五脏阳气衰竭
- 阴寒凝结渐成
治疗禁忌与原则
治疗方向 | 具体说明 | 理论依据 |
---|---|---|
不可攻下 | 禁用大黄、芒硝等寒凉攻下药 | 阴寒内盛,再投寒药必危 |
慎用温补 | 理中汤、四逆汤类方力有不逮 | 需更强效的温阳化结方 |
正确治法 | 大剂阳药配合渗湿 | “去寒药+去湿药+利尿"组合 |
治疗方案建议
-
基础方药:
- 生附子(破阴回阳)
- 炮附子(温补脾肾)
- 生姜(温散寒湿)
- 白术(健脾燥湿)
- 茯苓(利水渗湿)
-
加减法:
- 寒甚:加干姜、肉桂
- 湿重:加苍术、泽泻
- 气滞:加厚朴、枳实
预后判断指征
-
阳复表现:
- 由静转躁(阳气来复)
- 出现口渴(阴寒渐化)
- 舌苔由滑转燥
-
恶化征兆:
- 持续静卧不语
- 舌苔愈发白滑
- 脉象沉微欲绝
各家论述精要
-
成无己观点:
- 强调"表里皆寒"的本质
- 指出不可攻下的根本原因
-
柯韵伯见解:
- 揭示脏结"积渐凝结"的发病特点
- 虽认为理中、四逆可用,但指出其力弱
临证要点:脏结属阴寒重证,治疗当遵"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原则,需用大剂温阳药配合渗利水湿之品。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阳气来复之象,不可急于求成。现代临床可参考用于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晚期属阴寒证者。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