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一四五

一四五:「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会造成结胸,是因为本来有表证,结果被攻下,表热跑到里面去了,外邪内陷,阳没有办法舒张,所以脖子就会项强,如柔痉状,看起来像抽筋,大陷胸丸主之。

大黄是去实的药,芒硝是攻坚的药,如果光吃这两味药,马上就到直肠去了,张仲景为了让药停在胸里面,第一加草历,葶历下去的时候,吐痰吐一大块,有痰所以加杏仁,因为胸腔很热,痰、热、水三个加在一起叫「结胸」,葶历子去痰,杏仁去热,因为堵在中膈,所以肺的下方还很多,所以一方面往下走,一方面吐出来,这四个剂量相等,胖子可用葶历子三钱。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 | 葶历半升 | 炒芒硝半升 |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味,纳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四味药等量。杏仁里有油脂,熬黑后,油会出来,和其他一混合,就像汁一样,黏答答的。弹丸,要弹珠那么大,差不多一钱重。

杏仁放在锅里面炒一下就黑了,表皮黑了,一点焦无妨,放瓷碗内一磨成霜,把大黄、葶历子倒下去,成弹丸大;别捣甘遂末一钱匕,本草里面最强的排水的药有甘遂、芫花、大戟,拿甘遂放蜂蜜下去,两碗水煮一碗,温服,下的时候病人有吐也有下,大便出来的都看不到便,都是痰。

甘遂,这里一钱你就用一钱。药太峻了,体格瘦弱,就减半,体格强壮用一钱。煮过蜜后,也会减弱一些。

小编:其他四味加起来,做成一个弹丸,总共一钱重,再加甘遂一钱重。

大黄去实,葶历子去痰去水,芒硝攻坚老痰痰块胶痰硬痰打散,杏仁温补肺同时也涤痰。再加甘遂,强力排水。

芒硝攻坚,坚,硬块、肿块都包含在内。

大陷胸汤和大阴胸丸的区分:如果病人有壮热,像乳癌、肺癌到末期的时候,肺里面长东西,有壮热的时候用大陷胸汤,无太热的时候用大陷胸丸。

大陷胸汤,病人真的是胸挺出来一块,很大,里面可能是被西医定义为肺炎、肺积水、肺脓。还会龟背,背后挺一块出来,里面都是痰。

如山田氏云:凡「结胸」有热者,用「大陷胸汤」下之;其无热者,宜用「大陷胸丸」下之。

【金鉴】日:「大陷胸丸」治「水肿」「肠」初起,形气俱实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东洞先生晚年,以「大陷胸汤」为丸用之,一如「理中」「抵当」二丸,泻下之力颇峻。然若毒聚胸背,喘呜咳嗽,项背共痛者,则以此方为胜。如龟背、鸡胸,胸部突然凸起来,其实里面全部都是痰堵在里面,像桔梗、半夏都是去痰的药,这时候都不够力了,水混在痰里面,热又梗在一起,所以一定要用葶历。

证候特征

  • 结胸症状表现为项强,类似柔痉状态
  • 通过攻下治疗后症状可缓解

病因病机

  • 表证误下导致表热内陷
  • 阳气不得舒展,故见项强如痉
  • 痰、热、水三者互结于胸膈形成结胸

方剂组成

主方:大陷胸丸

药物组成:

  • 大黄半斤(去实)
  • 葶苈子半升(祛痰利水)
  • 芒硝半升(攻坚散结)
  •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涤痰清热)

制备方法:

  1. 将四味药等量配伍
  2. 杏仁炒至微黑出油
  3. 与其他药物混合研磨成脂状
  4. 制成弹丸大小(约一钱重)

用法用量:

  • 取一枚药丸
  • 配合甘遂末一钱匕
  • 加白蜜二合、水二升煎煮至一升
  • 顿服,见效则止

方义解析

  1. 药物配伍特点:

    • 大黄配芒硝:泻下攻实
    • 葶苈子配杏仁:化痰清热
    • 甘遂:强力逐水
  2. 制剂特点:

    • 丸剂缓攻,使药力停留胸膈
    • 蜜煎减毒,缓和药性

临床应用

适应症鉴别

证型 特点 选用方剂
热结型结胸 壮热明显 大陷胸汤
痰水型结胸 热象不显著 大陷胸丸

主治范围

  • 胸背部痰热壅盛
  • 喘鸣咳嗽伴项背疼痛
  • 龟背、鸡胸等畸形(属痰水内结者)

注意事项

  1. 体质考量:

    • 体壮者可用原量
    • 体弱者应减量使用
  2. 药后反应:

    • 服药后可能出现吐、下痰水
    • 以痰水排出为效验指征
  3. 禁忌:

    • 严格遵循用药法度
    • 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各家论述

  • 山田氏:强调根据热象有无选用汤剂或丸剂
  • 《金鉴》:指出本方适用于水肿实证初期
  • 《类聚方广义》:记载东洞先生用丸剂经验,认为其泻下力峻而效佳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