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一五〇
目录
一五〇:「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太热者,此与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胸胁苦满,如果病人没有胸胁胀满,只是右上边胸胁有一个点痛,或者右边的肝区痛,一点痛,还是属于胸胁苦满。所以我们治疗胆结石啊,都是以柴胡为主。至于说柴胡里再加什么药,就以痛的位置来决定加减。
大柴胡汤,一定会有便秘的现象,或比较燥热。
伤寒十余曰,本来有表证,麻黄汤就好了,结果热结在里,如果热结在里,大便没有了,热结到了,所以这是阳明证,便秘了,复往来寒热者,就是少阳证,阳明和少阳兼有,所以是大柴胡汤。
小柴胡是介乎少阳和太阳之间。大柴胡汤下去的时候,表里双解,因为大柴胡汤里面有枳实、大黄。
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与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这热和水结在胸腔里面,如果热结在里,就是结在大肠里面,结在下焦,就是大柴胡汤证;但结胸无大热者,就是结在上焦,胸口就是大陷胸汤证。
原文摘要
伤寒十余日,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 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 → 大柴胡汤
- 阳明腑实(便秘) + 少阳证(寒热往来)
- 结胸无大热,水结胸胁,头微汗出 → 大陷胸汤
- 上焦水热互结,无全身大热
病机与辨证要点
1. 大柴胡汤证(少阳阳明合病)
- 病机:
- 伤寒表邪内传,热结阳明(便秘)
- 兼少阳枢机不利(往来寒热)
- 核心症状:
- 胸胁苦满(可表现为局部胀痛,如胆结石的右胁痛)
- 便秘或燥热(阳明腑实)
- 治法:表里双解(柴胡+大黄、枳实)
2. 大陷胸汤证(水热结胸)
- 病机:
- 热与水结于胸胁(上焦),非阳明腑实
- 热势不盛(无全身大热),但水饮内停
- 核心症状:
- 胸胁硬痛(按之石硬)
- 头微汗出(热郁上焦,津液不能全身透发)
- 无大热(区别于阳明证的高热)
- 治法:逐水泻热(甘遂+大黄、芒硝)
鉴别诊断
证型 | 大柴胡汤证 | 大陷胸汤证 |
---|---|---|
病位 | 少阳+阳明(胆胃、大肠) | 上焦(胸膈水热互结) |
热象 | 往来寒热,便秘燥热 | 无大热,头微汗出 |
核心症状 | 胸胁苦满、便秘 | 胸胁硬痛、按之石硬 |
治法 | 和解少阳+通腑泻热(柴胡+大黄) | 逐水破结(甘遂+大黄、芒硝) |
临床应用
- 大柴胡汤:
- 胆结石、胆囊炎(右胁痛+便秘)
- 少阳阳明合病(感冒后便秘+寒热交替)
- 大陷胸汤:
- 急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胸痛、呼吸受限)
- 水热结胸(心下硬满、头汗出)
注:
- 胸胁苦满不一定是全胸胀满,局部一点痛(如胆区)仍属少阳证。
- 大陷胸汤适用于水热互结,区别于纯热结(承气汤)或纯水饮(十枣汤)。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