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一五一
目录
一五一:「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鞭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当你要发汗,麻黄开一两,杏仁也要开一两,等量才不会出事。
重发汗、而复下之,就是用很强烈的发表药,津就伤到了,然后又攻下,好狠;
平常如果是太阳病,如果经过发汗了以后,再攻下,一般是不会造成结胸的,结胸是没有发汗而攻下才会造成结胸的。
重发汗攻下为什么会造成结胸?照理说发汗以后会攻下,一定是看到大肠里面堵到了,有燥屎了才会去攻它,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如果五六天快一个星期不大便,舌上又渴又燥,这就是「大承气汤证」。
曰晡所小有潮热,到了黄昏的时候有点热,从心下至少腹鞭满而痛不可近者,「大承气汤证」一定是在两个「天枢」的地方有压痛点。
心下就是从胃的地方到少腹这一条中间硬邦邦的堵到了,就是结胸,所以结胸和大承气不一样、大承气是大便堵到了,结胸是痰和热和水梗在这个地方,所以大陷胸汤是去痰去水去热的药混在一起用的。
所以大陷胸汤证,不仅仅是横跨胸胁过心下,还可能是从心下垂直向下到腹部。腹诊就知道了,从心下,胃的地方,一直下到少腹,一条硬邦邦的。
这一条是在分辨大承气汤和大陷胸汤,大陷胸汤一定是在中间,大承气汤一定是在两边,所以大陷胸汤也有五六日不大便的。
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就是大承气,如果把厚朴、枳实拿掉换甘遂,就变成大陷胸汤,个是去痰水结在胸膈间,一个是去大便。
方书说:喜按为虚,拒按为实:此为实热,不管是大陷胸或是大承气都是拒按。
结胸的时候,不按他,他都很痛了,按他才痛,那是小结胸。
大承气也是一样,不按都痛,按他更痛。
例:倪爷爷吃减肥药,拉肚子造成疝气复发,按着很舒服,还可以把它塞回去,所以是虚证,里面没有东西只有气在里面,开「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放几个屁就收回去了。
原文摘要
太阳病,经重发汗又误下后,出现:
- 五六日不大便
- 舌燥口渴
- 日晡潮热(轻微)
- 心下至少腹硬满、痛不可近(拒按)
→ 大陷胸汤主之
病机与辨证要点
1. 误治过程与病机演变
- 重发汗 → 津液大伤
- 复攻下 → 邪热内陷,痰水互结
- 结胸形成:
- 热、痰、水结于胸腹(非单纯燥屎)
- 范围:心下(胃脘)至少腹,呈条索状硬满
2. 与大承气汤证的鉴别
证型 | 大陷胸汤证 | 大承气汤证 |
---|---|---|
病机 | 痰、水、热结于胸腹 | 燥屎内结阳明(大肠) |
硬痛范围 | 心下→少腹(纵向条状硬满) | 脐周天枢穴压痛(横向结块) |
舌象 | 舌燥(津伤) | 舌苔黄厚燥裂(燥热内结) |
潮热 | 日晡小有潮热(热势较轻) | 日晡潮热明显(阳明腑实) |
腹诊特点 | 全腹硬满拒按,痛不可触近 | 脐周硬痛,按之实硬 |
关键鉴别诊断
-
痛位与范围:
- 大陷胸汤:从心下(胃)→少腹,呈纵向硬满(痰水热结胸腹)
- 大承气汤:脐周(天枢穴)压痛(燥屎结于肠)
-
组方对比:
- 大承气汤:大黄 + 芒硝 + 厚朴、枳实(通腑破气)
- 大陷胸汤:大黄 + 芒硝 + 甘遂(逐水破结)
-
按诊反应:
- 实证结胸/腑实:拒按,不按亦痛(按之更剧)
- 虚证(如疝气):喜按,按之可缓解(如倪案用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
临床思维
- 结胸证虽见便秘,但非燥屎所致,而是痰水热互结,故不可单用承气汤。
- 大陷胸汤适用于:
- 急性腹膜炎、肠梗阻(水热结胸型)
- 胸腹水伴硬满剧痛
- 大承气汤适用于:
- 阳明腑实(燥屎内结,脐周硬痛)
注:
- 重发汗+误下易导致津伤邪陷,需辨痰水结胸与燥屎腑实。
- 腹诊是核心鉴别手段(纵向硬满 vs 横向结块)。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