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一六一
一六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是个很有名的处方。
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看起来像伤寒,麻黄汤症。但是此时微呕,入少阳,表邪下陷,从很外层的皮表,下陷到肌肉中,桂枝汤是对的,所以是柴胡桂枝汤。
所以伤寒下陷,不用麻黄,要确定伤寒病在表,才会用麻黄。
感冒六七曰以后,病人发热微恶寒,代表还有表证,支节烦疼,关节疼痛,心下支结,胃里面梗到的感觉,吃不下东西,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一但有少阳证的时候,就不用麻黄了所以经方中看不到柴胡麻黄汤。
阳经有三,一太阳,一少阳,一阳明,只有在少阳这一圈的时候,就是半表半里,太阳就是表,阳明就是里,太阳少阳重迭的地方就是「外」,就是有太阳表证,也有少阳表证,这时候如果用小柴胡汤去和解,和解不掉,要用柴胡桂枝汤。
也可以先吃小柴胡汤,再吃桂枝汤。
有少阳证也有太阳证,最主要是少阳证比较重一点太阳证比较轻一点,所以柴胡用四钱、桂枝、黄芩、人参各一钱半,重用柴胡,再加甘草、半夏芍药、大枣、生姜,刚好是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并在一起,大枣、生姜重复。
柴胡一两半 | 桂枝一两半去皮 | 黄苓一两半 | 人参一两半 | 甘草一两炙 | 半夏二合半洗 | 芍药一两半 | 大枣六枚劈 | 生姜一两半切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临床上,很少是太阳、少阳一半一半的,所以不管是什么程度,一般都重用柴胡,因为柴胡也可以发汗,会比各半的时候发汗多,不然大多数是小便排出来。柴胡可通利三焦,是少阳的要药。三焦不止上、中、下,包括子宫、卵巢、脑、骨髓、心包、胆、脏腑之间的油网。如果不会开处方,只会一个小柴胡汤,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大便不通就大柴胡。最好用就是女子月经期,一吃,女孩就很喜欢你。
剂量上可以加重,比如女生体格大,一钱半就太少了,给她三钱,柴胡到五、六钱都没关系。
小编:这里可以看出倪师剂量上的精髓了,感觉男生一般就等于体格大的女生,如果是体格大的男生,就是四钱半,柴胡十钱,反正无毒嘛。
有太阳少阳证的时候,不能把太阳的药开太重,而少阳的药要加重,所以柴胡四钱以上,桂枝一钱半,芍药也用一钱半,如果桂枝开得重,药一下去,马上就到肌肉去了,太快了,所以柴胡加重,少阳的热靠柴胡推出去,把少阳的热推到太阳再出去,柴胡加重让桂枝跟着柴胡走,如果桂枝开重,柴胡就跟着桂枝走,桂枝走了柴胡还在后面,就太快了,如果这时候开的是小柴胡汤吃完还要再吃桂枝汤的。
此方应用很广,病人拿了病例来子宫肿瘤、淋巴癌、甲状腺肿大等,此时要中虚。不要看病,要看症,比如病人说,风吹很难过,时常忽冷忽热,又带点恶心,就是柴胡桂枝汤了。一和解,疏导,病人体力一恢复,肿块就缩小了。它本来就是堵在三焦淋巴系统里,大剂的柴胡下去,根本还没有加减其他的药,就整个疏散掉了。可以摸到病人的肿块,可以加牡蛎,咸能软坚,就多加这一味,就能把淋巴肿瘤去掉,就算是甲状腺肿瘤,也还是加牡蛎。如果便秘严重,可以只加芒硝攻坚,大黄只是去实,所以我们有柴胡芒硝汤。所以大陷胸汤,里的芒硝,不止是把大便打碎,肿瘤都可以攻坚,打掉。不要怕芒硝寒凉,肿瘤,寒实会有、热实也会有。需要的时候,就是补药,只要人能吃能拉能睡,身上没有阻碍,三焦气机很旺盛,就没有病。
1. 证候特点与病机
-
主症特征:
- 表里同病:发热微恶寒(太阳) + 微呕心下支结(少阳)
- 特殊表现:支节烦疼(太阳少阳经气不利)
-
病机图解:
graph TB A[伤寒六七日] --> B{邪传路径} B -->|表邪未净| C[太阳] B -->|邪陷半表半里| D[少阳] C --> E[发热恶寒+肢节疼] D --> F[心下支结+微呕]
graph TB A[伤寒六七日] --> B{邪传路径} B -->|表邪未净| C[太阳] B -->|邪陷半表半里| D[少阳] C --> E[发热恶寒+肢节疼] D --> F[心下支结+微呕]
2. 组方原理与剂量要点
药物配伍比例:
药物 | 常规量 | 调整原则 |
---|---|---|
柴胡 | 4.5g | 必重用(6-18g) |
桂枝 | 4.5g | 维持基础量(4.5-6g) |
黄芩 | 4.5g | 随热象增减 |
人参 | 4.5g | 虚甚可加 |
煎服特点:
- 水七升煮取三升(浓缩煎法)
- 去滓温服(减轻胃肠负担)
3. 临床应用拓展
现代适应症:
- 经期感冒(最佳适应症)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
- 肿瘤辅助治疗(淋巴系统病变)
加减法则:
graph LR A[基础方] --> B{兼症} B -->|肿块硬结| C[加牡蛎] B -->|便秘| D[加芒硝] B -->|血瘀| E[加丹参] B -->|气虚| F[增人参]graph LR A[基础方] --> B{兼症} B -->|肿块硬结| C[加牡蛎] B -->|便秘| D[加芒硝] B -->|血瘀| E[加丹参] B -->|气虚| F[增人参]
4. 治疗机理详解
-
柴胡主导作用:
- 引药入少阳(三焦通道)
- 促进气机流通(淋巴/体液循环)
- 协同桂枝发汗(非直接发汗)
-
桂枝配伍精妙:
- 量少则随柴胡走
- 量多则反客为主
- 保持1:3比例最佳
5. 临床使用禁忌
-
绝对禁忌:
- 纯太阳表实证(当用麻黄)
- 阳明腑实证(需承气类)
-
相对慎用:
- 阴虚火旺体质
- 严重气血两虚
6. 倪师经验精华
-
辨证要点:
- “风吹难过+忽冷忽热+恶心"三联征
- 不必拘泥于具体病名
-
肿瘤应用:
- 三焦气机通畅为要
- 牡蛎-芒硝组合:
- 牡蛎:软化固定肿块
- 芒硝:溶解代谢废物
-
剂量心法:
- “柴胡量大力宏”
- 体格换算公式:
1
基础量 × (体重kg/60) = 实际用量
注:本方体现"和解为主,兼顾表里"的治疗思想,通过调节三焦气机达到"不治癌而癌自消"的效果。临床运用时当遵循"有是证用是方"原则,不必受现代病名束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