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一七七

一七七: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被攻下后,肠胃津液伤了,就不要再开桂枝汤,先看看津液是否自己回头,或补回来再说。

里面热太过了而失津,因为内热盛,津液会丧失掉,病人的表会一直在流汗,胸腔的热太盛了,裹面就是肺发炎了。

像肺炎的第一方就是麻杏甘石汤,初期的麻杏甘石汤没好,到最后壮热就是肺炎了。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喘可以和咳连在一起,所以病人说有气喘或者咳嗽,舌苔黄的里有热,也没有发烧,有汗,就是麻杏甘石汤。

反之,如果无汗而喘咳,有大热者,就是发高烧而肺热苔黄者,就要考虑大青龙汤了。

无汗,而发烧。大青龙汤来自麻杏甘石汤,加上桂枝、生姜、红枣。临床上,到了夏天天气一热,病人就开始喘,都不用问了,就是大青龙汤。

证候特征

  1. 核心症状

    • 汗出而喘(或咳)
    • 体表无显著高热(“无大热"指表热不显,但里热盛)
    • 舌苔黄(里热标志)
  2. 禁忌前提

    • 误下伤津后禁用桂枝汤(恐更伤津液)

病机分析

关键要素 病机解释
误下伤津 攻下法导致胃肠津液亏损
肺热壅盛 里热迫肺,气逆而喘
汗出无大热 热邪内郁,表热不显而里热蒸腾汗出

类证鉴别

方证 辨证要点 病机差异
麻杏甘石汤 汗出而喘+无表证高热+舌黄 肺热壅盛,表邪已化热入里
大青龙汤 无汗而喘+高热+烦躁 表寒里热俱重
桂枝汤 汗出恶风+脉浮缓(禁用于误下后) 单纯营卫不和

临床应用

  1. 经典适应症

    • 肺炎初期(肺热壅盛阶段)
    • 夏季热喘(里热型支气管哮喘)
    • 误治后热邪壅肺的喘咳
  2. 现代扩展

    • 急性支气管炎(热证型)
    • 小儿风热型肺炎
    • 过敏性鼻炎伴肺热证
  3. 加减要点

    • 痰黄稠:加瓜蒌、浙贝母
    • 高热:加石膏至30-50g
    • 咽喉肿痛:加连翘、牛蒡子

方剂解析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

  • 麻黄四两(去节)
  •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 甘草二两(炙)
  • 石膏半斤(碎,绵裹)

配伍特点

  • 麻黄配石膏:辛凉宣泄(1:2经典比例)
  • 杏仁降气平喘
  • 甘草调和药性

治疗警示

  1. 禁忌证

    • 表寒未解的无汗喘咳(属大青龙汤证)
    • 虚寒性喘咳(面色白、脉微弱)
  2. 预后判断

    • 初期使用多效如桴鼓
    • 延误治疗可发展为壮热肺炎

经典注选

《伤寒贯珠集》尤在泾注:
「此汗下后,喘而汗出,热壅于肺者,当以麻杏甘石汤清泄肺热,与桂枝汤之治表虚自汗者,冰炭殊途。」

临证要点

  • 汗出机制:里热迫津外泄,非表虚所致
  • 喘咳特点:呼吸粗促伴胸膈灼热感
  • 舌脉指征: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