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一八〇

一八〇:「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鞭,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如果病人发热,汗出不解,就知道病不在表了。

一般来说如果在表,汗出就解掉了,汗出不解就是病进入半表半里或进入某处了,要看其它的症状。

心下痞鞭,胃里面胀满,呕吐而不利,大便没有了,心下痞鞭不利又代表阳明热,肠堵到了,病人呕吐现象代表少阳,会用到大柴胡汤一定是有少阳证兼有阳明证。

大柴胡汤专门用在少阳和阳明中间,如果病情在太阳和少阳中间是小柴胡汤。

病人有小柴胡汤证,兼有一点便秘,就可以用大柴胡汤。呕就是小柴胡汤了,不用说必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恶心就行。

如果少阳、阳明兼有利呢?阳明热有时候不是大肠堵到,而是血里面太热了,有下利的话把大柴胡汤里面的大黄拿掉就好了。

(一)原文证候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并见以下症状:

  1. 心下痞鞭(胃脘胀满硬痛)
  2. 呕吐(少阳证)
  3. 下利或便秘(阳明证)

(二)病机分析

  1. 汗出不解,病不在表
    • 太阳病发热汗出应解,若不解,说明邪已传入半表半里(少阳)或里(阳明)。
  2. 少阳阳明合病
    • 呕吐 → 少阳证(胆胃气逆)
    • 心下痞鞭 → 阳明里实(胃肠壅滞)
    • 下利或便秘 → 阳明热结或热迫下利

(三)方剂运用——大柴胡汤

1. 适用证型

  • 少阳阳明合病(既有少阳证,又有阳明热结或热利)
  • 核心指征
    • 呕吐(少阳主证)
    • 心下痞硬(阳明里实)
    • 便秘或热利(阳明热证)

2. 加减变化

症状 病机 调整方法
便秘明显 阳明腑实 保留大黄(通腑泄热)
下利(热利) 阳明热迫 去大黄(防攻伐过度)
胸胁苦满+呕吐 少阳证突出 可合小柴胡汤加减

(四)鉴别诊断

方证 病位 主症 治法
大柴胡汤证 少阳+阳明 呕吐、心下痞硬、便秘/热利 和解少阳,通下阳明
小柴胡汤证 少阳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 和解少阳
葛根芩连汤证 阳明热利 下利臭秽、口渴、脉数 清热止利
桂枝人参汤证 太阳+太阴 下利清谷、心下痞、恶寒 温中解表

(五)临床要点

  1. 大柴胡汤的核心病机是少阳阳明合病,凡见“呕+心下痞硬”即可考虑。
  2. 下利并非禁用大柴胡汤,若属热利(臭秽、肛门灼热),可去大黄使用。
  3. 小柴胡汤证兼轻度便秘,可转大柴胡汤(少阳证+阳明微结)。
  4. 单纯少阳证用小柴胡汤,单纯阳明腑实用承气汤,两者兼用则选大柴胡汤。

(六)现代应用

  • 急性胆囊炎、胰腺炎(少阳郁热+阳明腑实)
  • 胃食管反流病伴便秘(胆胃不和+肠热结滞)
  • 胃肠型感冒见呕、痞、便秘(外邪内传,少阳阳明同病)

总结:大柴胡汤是少阳阳明双解之剂,关键在于辨别“少阳证(呕)+阳明证(痞、便秘/热利)”的病机组合,灵活调整大黄的取舍以适应下利或便秘的不同表现。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