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一九〇
一九〇: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被,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掣痛,痛得很厉害,抽筋的痛,不得屈伸,弯都会痛,近之则痛剧,碰到都会痛,汗出,病人痛得一直流汗,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被、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 主之。
痛风的地方,皮肤表面红红的肿肿的,摸上去热热的。实际上还是里面是寒湿的。
甘草二两炙 |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 白朮二两 | 桂枝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炮附子八钱,桂枝六钱,白术三钱。桂枝和炮附子等量也行。桂枝去风,炮附子去寒,白术去湿。怕不能和在一起,所以用炙甘草。大剂用不要怕,不能手软。
病人一个月发作两次,吃药后,变成一个月发作一次,再痛再吃,变成两个月发作一次,然后三个月发作一次,然后一年发作一次。之后就算病人喝火锅汤,也不痛,也不用验尿酸。检验自己吃药是否有效,也可以吃点引发痛风的食物,提前准备好药,有痛就继续吃药。
第一碗如果有效,第二碗就可以慢慢减量下来,吃半碗。
桂枝重用,譬如桂枝四钱,其它全部都用二钱,桂枝去风,白朮去湿,靠附子带到皮肤表面去,光这三味的时候,跑得最快的是桂枝。因为桂枝去风的力量很强,湿比较慢,所以如果没有加甘草,风去了,湿还留在关节里面,所以桂枝四,炙甘草二,附子二,白朮二,如果是胖子桂枝可以用到六钱。
为什么会有风湿相搏?脾主四肢、主肌肉,脾脏运转不是很好的时候,湿会停下来,如果湿停在上焦,当得到桂枝汤证或麻黄汤证的时候,又刚好下利,就变成结胸了。因为工作环境的关系,湿停在不同的地方,有的人湿停在肌肉,有的人湿停在关节,虽然看起来表面有红肿其实里面是寒湿。
膝盖风湿,下针「膝五针」,扎完针后摸摸脉,如果没有表证就是「白朮附子汤」。
如果是痛风,风吹得很难过,不可以碰,用衣服盖着比较好,整个红肿的,这是标准的痛风,扎针「开四关」「合谷」「太冲」「大杼」,骨会大杼,「脾俞」脾主四肢主肌肉,「肾俞」把湿从小便利出来,「曲池」「膝五针」,全身差不多都好了,再开「甘草附子汤」吃。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骨节烦疼,不得屈伸、上冲,汗出,恶寒,小便不利者。日三服,一天吃三次,初服得微汗则解,刚开始服的时候,会得微汗,一层黏黏的汗,那是湿不是好的津液,恐一升多者,可以分五六次吃,二小时吃一次,或三小时吃一次,看病况而定。
(一)证候特征
风湿相搏重症表现:
-
骨节症状:
- 骨节烦疼、掣痛(撕裂样疼痛)
- 不得屈伸(活动严重受限)
- 近之则痛剧(触痛明显)
-
全身症状:
- 汗出恶风(表阳不固)
- 短气(湿阻气机)
- 小便不利(气化失常)
- 身微肿(湿溢肌肤)
-
特殊体征:
- 局部红肿热痛(真寒假热证)
(二)病机解析
- 风湿深入骨节:
- 湿邪凝滞于关节腔
- 风邪走窜致掣痛
- 阳气虚损:
- 汗出为卫阳不固
- 恶风不欲去衣被为阳虚失温
(三)甘草附子汤方解
1. 药物组成与配伍
药物 | 用量 | 作用机理 |
---|---|---|
桂枝 | 四两 | 祛风通阳,温通经脉 |
附子 | 二枚 | 温阳散寒,通达十二经 |
白术 | 二两 | 健脾祛湿,固表止汗 |
炙甘草 | 二两 |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
2. 现代参考用量
- 桂枝12g,炮附子15-30g(先煎)
- 白术6g,炙甘草6g
3. 煎服要点
- 水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 初服得微汗为效
- 可调整服量(6-7合/次)
(四)临床应用
-
现代对应病症: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 重度骨关节炎
-
疗效判断:
- 发作频率逐渐减少
- 疼痛程度逐步减轻
- 最终达到饮食无忌口
-
联合治疗:
- 针灸取穴:
- 开四关:合谷、太冲
- 骨会大杼
- 脾俞、肾俞
- 局部取穴(如膝五针)
- 针灸取穴:
(五)鉴别诊断
方证 | 疼痛特点 | 伴随症状 | 病位深浅 |
---|---|---|---|
桂枝附子汤证 | 身体烦疼 | 表证明显 | 肌肉层面 |
白术附子汤证 | 关节酸痛 | 便溏尿利 | 脾主四肢 |
甘草附子汤证 | 骨节掣痛 | 汗出短气 | 深入骨节 |
(六)治疗要点
-
用药关键:
- 桂枝与附子比例1:1(等量使用)
- 附子需足量(原方用二枚)
- 白术用量宜轻(过重恐壅滞)
-
服药反应:
- 微汗出为佳兆(湿邪外透)
- 初服可能疼痛暂时加重(药力运行)
-
饮食调护:
- 发作期严格忌口
- 缓解期逐步测试耐受度
(七)预后判断
-
有效指征:
- 发作间隔延长
- 疼痛程度减轻
- 关节功能改善
-
痊愈标准:
- 饮食无忌口不发作
- 尿酸检测仅为参考
注:本方为治疗重症风湿痹证的代表方,临床需把握"骨节掣痛+汗出恶风"的核心指征。对于现代高发的痛风病,坚持治疗可达到根本改善体质的疗效。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