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二〇九
          目录
          
        
        
      二〇九:「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申是下午三点到五点,戌是七点到九点,从申至戌上,中医叫「日晡」。
太阳病欲解时,曰至未,上午九点到下午一点。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平常阳明有病的时候,也会在这段时间发热、中医叫做发「潮热」,到了傍晚的时候,就是日晡的时候发潮热,就是标准的阳明热,有一种发烧,每天下午的时候就发烧,烧到晚上七点就退了,这时候问病人大便好不好?大便好就是「白虎汤」,大便不好就是「承气汤」。
阳明病的时间规律
- 
欲解时辰:
- 申时(15-17时)至戌时(19-21时)
 - 传统称为"日晡时分"
 
 - 
与太阳病对比:
病证 欲解时辰 对应现代时间 太阳病 巳至未上 9:00-13:00 阳明病 申至戌上 15:00-21:00  
潮热的临床意义
- 
典型表现:
- 日晡时分(傍晚)规律性发热
 - 热势如潮,定时而作
 
 - 
辨证要点:
graph TD A[日晡潮热] --> B{大便情况} B -->|通畅| C[白虎汤证] B -->|秘结| D[承气汤证]graph TD A[日晡潮热] --> B{大便情况} B -->|通畅| C[白虎汤证] B -->|秘结| D[承气汤证] 
治疗分型指导
- 
白虎汤证:
- 特点:大便通畅+大汗+大渴
 - 病机:阳明经热
 
 - 
承气汤证:
- 特点:便秘+腹胀痛
 - 病机:阳明腑实
 
 
临床鉴别要点
| 特征 | 白虎汤证 | 承气汤证 | 
|---|---|---|
| 发热特点 | 全身持续高热 | 日晡潮热明显 | 
| 大便情况 | 正常或偏溏 | 秘结或难解 | 
| 腹部体征 | 柔软无压痛 | 胀满拒按 | 
| 舌象 | 舌红苔黄燥 | 舌老黄有芒刺 | 
现代临床启示
- 
时间医学价值:
- 发热时间规律有助于鉴别诊断
 - 可指导择时用药
 
 - 
治疗提示:
- 日晡发热需重点询问大便情况
 - 不同排便状态提示不同病机
 - 精确辨证可提高疗效
 
 
注:本条通过阳明病的欲解时辰,揭示了中医时间医学的临床应用价值,强调将症状发作时间作为重要辨证依据的诊疗思路,为临床鉴别经证腑证提供明确标准。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