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二二〇
目录
二二〇:「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伤寒有呕,病在少阳。虽然病人有阳明证,病人有便秘,还是要先解表。
辨证要点
-
主症特征:
- 呕吐频繁(呕多)
- 兼见阳明证(如便秘、发热等)
-
病机分析:
- 呕多属少阳主证(邪在胸胁)
- 阳明见症为兼证(里未成实)
治疗原则
-
基本禁忌:
- 禁用攻下法(承气类方)
- 误攻风险:
- 引邪内陷
- 损伤胃气
-
正确治法:
- 先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 后清阳明热(视证候而定)
鉴别诊断
证型 | 呕吐特点 | 发热情况 | 二便 | 治疗重点 |
---|---|---|---|---|
少阳兼阳明 | 频繁 | 往来寒热 | 或秘或调 | 和解为先 |
纯阳明腑实 | 偶见 | 但热不寒 | 秘结 | 攻下为主 |
临床启示
-
诊断关键:
- 呕多提示病位偏上(少阳)
- 便秘未必皆可下(需辨病位)
-
治疗次第:
- 遵循"表里同病先解表"原则
- 少阳阳明合病,当以少阳为重
注:本条强调"呕多"作为禁用攻下的重要指征,揭示少阳阳明合病的特殊治疗原则,为临床处理复杂证候提供规范。体现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的辨证思想。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