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二二一
目录
二二一:「阳明病」,心下鞭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心下硬满是「陷胸」证,不可以用承气汤来攻下。如果误攻下以后下利不止,应当尽力用四逆或理中来救逆。
心下是胃的地方,鞭满,结胸了。
证候特征
-
主症表现:
- 心下硬满(胃脘部痞硬胀满)
- 按之痛或不痛
-
病位鉴别:
- 阳明腑实:脐周硬满(可攻)
- 本证:心下硬满(禁攻)
病机分析
-
病理本质:
- 邪结胸膈(类结胸证)
- 非燥屎内结(非典型阳明腑实)
-
误治变证:
graph TB A[误攻下] --> B[正气大伤] B --> C{下利情况} C -->|不止| D[死证] C -->|自止| E[向愈]
graph TB A[误攻下] --> B[正气大伤] B --> C{下利情况} C -->|不止| D[死证] C -->|自止| E[向愈]
治疗原则
-
基本禁忌:
- 绝对禁用承气类攻下剂
-
正确治法:
- 胸膈邪结:小陷胸汤(黄连、半夏、瓜蒌实)
- 误下利不止:
- 急温里阳:四逆汤
- 健脾止利:理中汤
预后判断
误治后表现 | 病机 | 预后 | 抢救措施 |
---|---|---|---|
利遂不止 | 阳气衰脱 | 危重 | 回阳救逆 |
利自止 | 正气来复 | 可愈 | 调理脾胃 |
临床要点
-
腹诊关键:
- 承气证:绕脐痛,腹满痛
- 本证:心下痞硬满
-
警示意义:
- 强调"辨证求因"的重要性
- 揭示误下伤阳的严重后果
注:本条通过心下硬满的特殊表现,阐明阳明病中不可攻下的另一种情形,强调病位鉴别在阳明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为临床安全使用攻下法划定明确界限。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