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二三八

二三八:「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槃槃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如果确定没有太阳证的时候,就可以攻下了,再不攻下就会潮热,手足槃槃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这就已经很危险了。

确定是阳明燥矢,造成的手脚汗很多很多,一直不停,也可以用大承气汤。

有的人平常手脚汗多,是里虚,不可以用承气汤,可以开桂枝汤,因为有汗嘛,再加龙骨牡蛎收敛一下,让阳潜下去。

证候特点

  1. 病机转变

    • 太阳证已罢(无恶寒、头痛等表证)
    • 出现典型阳明腑实证:
      • 潮热(定时高热如潮汐)
      • 手足持续汗出(槃槃汗出)
      • 大便硬结难解
      • 谵语(燥热上扰神明)
  2. 鉴别诊断

    证型 汗出特点 伴随症状 治疗原则
    阳明腑实 手足持续大汗 潮热、便秘、谵语 急下存阴
    里虚汗证 全身汗出为主 畏寒、乏力 调和营卫

治疗策略

  1. 攻下指征

    • 必须满足三大要件:
      graph LR
        A[潮热] --> D[可下]
        B[手足持续汗出] --> D
        C[便秘谵语] --> D
    • 代表方剂:大承气汤(峻下热结)
  2. 禁忌证处理

    • 里虚汗出误治案:
      • 表现:手足汗多伴畏寒乏力
      • 方药:桂枝汤加龙骨牡蛎
        • 桂枝汤调和营卫
        • 龙骨牡蛎收敛固摄

临床要点

  1. 辨证关键

    • 必须确认太阳表证完全解除
    • 手足汗出需鉴别:
      • 实证:汗出如油、粘手
      • 虚证:汗出清冷、无灼热感
  2. 现代应用

    • 急腹症(如肠梗阻)见上述证候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出现谵语

风险预警

  1. 失治后果:

    • 津液枯竭
    • 热极生风
    • 神昏加重
  2. 误治警示:

    • 表证未罢禁用攻下(易引邪入里)
    • 虚证误攻易致亡阳

注:本条体现"伤寒下不厌迟"原则,强调必须表证全罢方可攻里。对"手足槃槃汗出"的虚实鉴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