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二四五
          目录
          
        
        
      二四五:「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阳明病,发潮热,就肯定胃实了,大便溏,小便自可,大便还是有,小便也可以,就知道病人不是阳明的燥实,不见得要阳明药燥实才会有潮热的现象,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只要胸胁苦满,大便还好或溏的,就是小柴胡汤。大便硬或便秘,就是大柴胡汤。马上就能分别出来。
这条辨张仲景就是要说,阳明证攻下的时候,一定是纯阳明证,如果兼有少阳的时候,胸胁苦满,就要先和解少阳,不要随便攻下,像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口苦咽干、恶心,就是少阳,滤过性病毒的邪在三焦淋巴系统里面,像腮腺炎就是小柴胡汤证。
主证病机
- 
阳明病见潮热非燥实证
- 发潮热而大便溏
 - 小便自可(津液未伤)
 - 此非阳明腑实,当辨他经兼证
 
 - 
少阳证未解之候
- 胸胁满不去(少阳主证)
 - 邪留半表半里,三焦气机壅滞
 
 
辨证要点
| 证候 | 潮热 | 胸胁满 | 大便 | 小便 | 治法 | 主方 | 
|---|---|---|---|---|---|---|
| 纯阳明腑实证 | 有 | 无 | 硬结 | 短赤 | 攻下热结 | 承气汤类 | 
| 阳明兼少阳证 | 有 | 显著 | 溏 | 自可 | 和解少阳 | 小柴胡汤 | 
| 少阳阳明合病 | 有 | 显著 | 硬/秘 | 短黄 | 和解通下 | 大柴胡汤 | 
治疗要义
- 
小柴胡汤应用指征
- 胸胁苦满为主证
 - 大便溏滞非燥结
 - 潮热而非壮热
 
 - 
方药解析
- 柴胡、黄芩:和解少阳
 -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
 - 人参、大枣、甘草:扶助正气
 
 
治禁与变证
- 
治疗禁忌
- 不可见潮热即用攻下
 - 当先解少阳之邪
 
 - 
误治转归
- 误下则邪气内陷
 - 或成结胸
 - 或致下利
 
 
鉴别诊断
- 
与小承气汤证别
- 彼则腹满而痛
 - 此则胸胁苦满
 
 - 
与大柴胡汤证别
- 彼兼阳明腑实
 - 此属少阳未解
 
 
仲景心法
- 
治疗次第
- 先表后里
 - 先少阳后阳明
 
 - 
辨证关键
“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大便溏者,不可攻下”
 
注:本条示人凡见少阳主证,纵有阳明见证,亦当从少阳论治,此仲景治病求本之要义也。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