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二四六
          目录
          
        
        
      二四六:「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而汗出解也。
这里可能写错了,如果我看见,不大便有便秘,一定是大柴胡。
不大便而呕,阳明证没有呕的,有恶心的现象就是少阳证,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阳明证的舌苔是焦黄的,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而汗出也,所以有的人便秘不是承气汤证,吃承气汤没有用,结果是小柴胡汤证,不管大不大便,只要他有一少阳症状就要先和解少阳,所以有时候是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把便秘治好的。
主证辨析
- 
疑似阳明实而实非
- 胁下硬满(少阳经证)
 - 不大便(似阳明腑实)
 - 呕(少阳主证)
 - 舌上白苔(非阳明黄燥苔)
 
 - 
病机关键
- 三焦气滞,津液不布
 - 胃气上逆而呕
 - 腑气不畅而便秘
 
 
辨证要点
| 证候 | 胁下硬满 | 呕 | 不大便 | 舌苔 | 治法 | 主方 | 
|---|---|---|---|---|---|---|
| 少阳兼阳明轻证 | 显著 | 有 | 有 | 白 | 和解少阳 | 小柴胡汤 | 
| 少阳阳明合病 | 显著 | 有 | 硬结 | 黄 | 和解通下 | 大柴胡汤 | 
| 纯阳明腑实证 | 无 | 无 | 硬结 | 焦黄 | 攻下热结 | 承气汤类 | 
治疗精要
- 
小柴胡汤应用指征
- 呕而舌苔白
 - 胁下硬满显著
 - 虽不大便但无燥实之象
 
 - 
方效机理
- 上焦得通:柴胡、黄芩疏利气机
 - 津液得下:半夏、生姜降逆和胃
 - 胃气因和:人参、大枣、甘草调和中焦
 
 
治禁与鉴别
- 
治疗禁忌
- 不可见便秘即用攻下
 - 当察有无少阳兼证
 
 - 
与大柴胡汤证别
- 彼证必见阳明燥实(苔黄、便硬)
 - 此证舌白苔、无燥实
 
 
仲景心法
- 
治疗原则
“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 
辨证关键
- 呕为少阳定证
 - 舌苔白示热未入腑
 - 胁满为少阳经证
 
 - 
误治警示
- 若误用承气攻下
 - 必致邪陷变证
 
 
临床启示
- 
便秘非独阳明
- 三焦气滞可致便秘
 - 和解少阳可通腑气
 
 - 
舌诊要义
- 白苔主半表半里
 - 黄苔主阳明里实
 
 
注:本条示人凡见少阳主证,纵有不大便之候,亦当从少阳论治,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之妙用也。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