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二五六
          目录
          
        
        
      二五六: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者,此有燥矢也,所以然者,又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病人阳明证,给他攻下,下完了以后,结果六七天又不大便,腹满者,此有燥矢也,所以然者,又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攻了大承气汤之后,燥屎还在,就是药剂不足,出手太软,开的处方太轻,再开大承气汤给他,没有关系。
宁肯你下利,也不要便秘,在我的看法,80%以上的癌症,都跟便秘有关系。
大承气汤证的时候,如果没有用大承气汤攻掉,后遗症很多,到捻衣摸床、手足燥扰的时候,再下大承气汤就一翻两瞪眼了,如果死掉,病人家属会以为是吃大承气汤死的,所以要先讲清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含药而亡。
主证辨析
- 
典型症状
- 大下后六七日复见不大便
 - 烦热不解,腹满胀痛
 - 舌苔重新厚腻干燥
 
 - 
病机要点
- 前攻未净,宿食残留
 - 燥热复聚,再结为实
 
 
辨证要点
| 鉴别要点 | 初发阳明腑实 | 下后燥屎复结 | 
|---|---|---|
| 病程特点 | 未经攻下 | 大下后1周内复发 | 
| 腹诊特征 | 全腹硬满 | 绕脐拒按 | 
| 舌象特征 | 焦黄起刺 | 黄厚复燥 | 
治疗规范
- 
再下指征
- 腹满痛拒按明显
 - 烦热不解
 - 脉沉实有力
 
 - 
方药运用
- 大承气汤原方再进
 - 剂量可较前次稍增
 - 中病即止,不必尽剂
 
 
治禁与预后
- 
治疗禁忌
- 腹满喜按者不可下
 - 脉虚舌润者慎用
 
 - 
预后观察
- 得下宿垢为效
 - 若见 | 手足躁扰 | 等症属危候
 
 
五、仲景心法
“有燥屎者,虽下之不尽,当再下之”
本条示人治病当以证为据,前虽下之,证未除者仍当再下,惟须细辨燥实之真伪。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