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二六八
目录
二六八:「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时候已经燥热了,汗流很多了,就要速下,所以只要确定是大承气汤证,就要速攻,不要怀疑。这就是急下存阴的观念。
大便堵在肠子里,就会造成人很热,流汗流很多。急下存阴,就是防止津液发散完,食物和药都吞不下去。
主证辨析
-
危重指征
- 发热汗多(热迫津泄)
- 汗出如油(阴液将竭)
- 烦躁不安(热扰心神)
-
病机关键
- 阳明燥热炽盛
- 津液急速外泄
- 真阴将竭之兆
辨证要点
鉴别要点 | 急下证 | 常规阳明证 | 白虎汤证 |
---|---|---|---|
汗出特点 | 汗多如油 | 大汗淋漓 | 汗出不断 |
发热程度 | 高热持续 | 潮热阵作 | 壮热不退 |
神志状态 | 烦躁不安 | 谵语发狂 | 口渴烦躁 |
治疗规范
-
急下指征
- 汗出量多(衣被尽湿)
- 皮肤干燥(津液耗伤)
- 舌绛苔焦(阴伤热炽)
-
方药运用
- 大黄(后下)四两
- 芒硝(冲服)三合
- 厚朴(炙)半斤
- 枳实(炙)五枚
-
煎服要点
- 先煮厚朴、枳实
- 后下大黄
- 芒硝烊化
- 顿服(必要时可2小时内重复)
临床警示
-
鉴别诊断
- 与亡阳证别:彼见冷汗肢厥
- 与暑厥证别:彼有中暑病史
-
误治风险
- 迟疑不下→阴竭阳脱
- 过用寒凉→冰伏邪气
仲景心法
“发热汗多者,急下之”
本条启示:
- 阳明病最危险的证候是"汗多"
- 急下法的本质是"留人治病"
- 攻下时机贵在"当机立断"
注:此证变化极速,临床见"汗多如油"即当机立断,体现"急下存阴"的急救思想。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