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二六九

二六九: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整个腹部胀满已经大痛了,大承气汤证痛的时候,到不要按都会痛了,赶快攻,不攻的话运气好转盲肠炎,运气不好的脑膜炎。

我们在急下存阴时,不会用到调胃承气,小承气,都是用大承气,一剂就够了。病人告诉你10天不大便,小便黄,已经讲完了,赶紧大承气。

主证辨析

  1. 核心症状

    • 发汗不解(表邪入里化热)
    • 腹满痛(全腹胀满,拒按剧痛)
    • 持续高热(汗后热不退)
  2. 病机关键

    • 阳明腑实,燥屎内结
    • 气机壅滞,不通则痛
    • 热毒内蕴,有化脓趋势

辨证要点

证型 腹痛特点 发热 大便 治法 主方
阳明急下证 全腹硬满拒按 高热不退 多日不解 急下存阴 大承气汤
阳明腑实轻证 绕脐痛,按之稍缓 微热 硬结难下 轻下热结 小承气汤
肠痈证 右下腹固定压痛 阵发高热 或秘或溏 泻热破瘀 大黄牡丹皮汤

治疗规范

  1. 急下指征

    • 腹满痛拒按(手不可近)
    • 舌苔焦黄起刺
    • 脉沉实有力
  2. 大承气汤运用

    • 大黄(后下):泻热通腑
    • 芒硝(冲服):软坚润燥
    • 厚朴、枳实:行气除满
  3. 煎服要点

    • 先煮厚朴、枳实
    • 后下大黄(煮沸10分钟)
    • 芒硝烊化
    • 顿服(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

临床警示

  1. 鉴别诊断

    • 与肠梗阻鉴别:X线见液平面
    • 与腹膜炎鉴别:反跳痛明显
  2. 误治风险

    • 迟疑不下→热毒内陷(化脓穿孔)
    • 过用寒凉→伤阳致利
  3. 预后观察

    • 服药后2-4小时排便为效
    • 泻下臭秽便后热退痛减

仲景心法

“腹满痛者,急下之”

本条启示:

  1. 阳明腑实最危险的证候是"腹满痛"
  2. 急下法的核心是"截断病势"
  3. 攻下贵在"当机立断"

注:此证变化极速,临床见"腹满拒按"即当机立断,体现"急下存阴"的急救思想。大承气汤为"釜底抽薪"之剂,非此不能救急。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