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二七〇
          目录
          
        
        
      二七〇: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什么叫减不足言,肚子胀满,摸到燥屎了,大承气汤攻下去后,病人有舒服点,但是还是胀满,就是先前开的大承气汤太轻了,要开重一点,所以这条辨讲的就是大承气汤剂量不够,要再用大承气汤。
病人不懂你要分寒热,小便也不看不知道白还是黄,肚子时痛时不痛,口有时候渴有时候不渴,舌苔一点黄也不干燥。要分寒热,最后就是问大便臭不臭,不臭就是寒,臭就是热。
主证辨析
- 
核心症状
- 腹满不减(持续胀满,无缓解)
 - 减不足言(即使稍减,仍显著不适)
 - 燥屎内结(腹诊坚硬拒按)
 
 - 
病机关键
- 阳明燥热壅滞,腑气不通
 - 前剂攻下不足,邪热复聚
 
 
辨证要点
| 证型 | 腹满特点 | 大便 | 舌象 | 治法 | 主方 | 
|---|---|---|---|---|---|
| 阳明腑实重证 | 持续胀满不减 | 硬结难下 | 焦黄干燥 | 峻下热结 | 大承气汤 | 
| 寒实腹满 | 时轻时重,喜温按 | 溏或秘 | 淡白滑润 | 温通攻下 | 大黄附子汤 | 
| 气滞腹满 | 胀满随情绪变化 | 正常 | 薄白 | 行气消胀 |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 
治疗规范
- 
大承气汤调整原则
- 前剂无效:增加大黄至30g,芒硝至15g
 - 体弱者:减量频服(中病即止)
 
 - 
诊断关键
- 问诊:大便是否恶臭(热证实证)
 - 腹诊:全腹硬满拒按
 - 舌诊:苔黄燥或焦黑
 
 
临床警示
- 
鉴别诊断
- 寒实证:腹满喜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
 - 气滞证:胀满随情绪波动,无燥屎
 
 - 
治禁
- 寒实腹满禁用大承气汤(宜温下)
 - 气滞腹满慎用攻下(宜行气)
 
 - 
预后观察
- 有效指征:泻下燥屎,腹满顿减
 - 无效处理:调整剂量或配伍(如加桃仁、赤芍活血)
 
 
仲景心法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
本条启示:
- 阳明腑实当以"持续腹满"为辨证要点
 - 前剂无效需考虑"剂量不足"或"配伍不当"
 - 攻下之法贵在"方证相应"
 
注:临床使用大承气汤,必须严格把握"痞、满、燥、实"四证,尤其要注意"腹满不减"与"减不足言"的鉴别,避免误下伤正。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