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二七一
目录
二七一:「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如果单纯的阳明少阳合病是大柴胡汤,太阳少阳合病是小柴胡汤。阳明病的时候脉一定大,少阳病的时候脉一定是弦。
为什么必下利,病进入少阳的时候是胆,病随胆汁分泌出来,进入阳明腑病的时候,等于肠子发炎,如果单纯阳明热没有少阳证,热到最后就变成燥屎,津液就没了,所以有胆汁在里面的时候,因为胆汁会帮助消化,所以胆汁因病而分泌太多,就一直在下利,下利的时候会看到青黄相间的浊物。
何谓「克」,脉完全弦的时候,就是木盛,木会克到土,少阳脉大于阳明,就叫作「克」何谓「贼」,如果脉大,阳明脉盛,土会反侮辱到少阳,反侮就叫做「贼」。
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阳明少阳合病应该是脉弦又大,这是正常的,有的时候脉很弦而不大,有的时候脉很大又一点点弦,都是不正常;阳明少阳合病的时候,只须大柴胡汤就可去掉了。确定没有少阳证,只有阳明证的时候,才会用承气汤。
临床上也遇到过,阳明少阳并病,有下利,脉又是燥实的,肚子硬拒按,胸胁又苦满,这时候我们开柴胡、承气,混在一起,大柴胡汤里就有枳实、芍药、大黄了,如果我们再加个厚朴,把里面的炙甘草拿掉,就是大承气汤。
脉滑而数者,摸到病人滑脉代表有实,数脉代表有热,滑脉就像摸拉动中的绳子一样,实就是有东西,所以病人如果身上有长东西,摸到的脉就是滑的,弦脉的滑,代表长在淋巴系统裹面,像腋下或腮下或甲状腺或胸,如果脉大而且滑,就是肠子里面堵到了。
病机与主证
-
合病特点
- 阳明少阳同病(胆热犯肠)
- 必见下利(胆汁分泌异常)
- 下利物青黄相兼(胆汁与肠浊并下)
-
脉象辨证
脉象 病机 预后 弦大相兼 阴阳平衡 顺证 弦盛于大 木克土(负) 逆证 大盛于弦 土侮木(贼) 逆证 滑数有力 宿食内结 可下
治疗规范
-
常规治法
- 典型合病:大柴胡汤(和解通下)
- 变证处理:
- 胸胁苦满+腹硬痛:大柴胡汤去甘草加厚朴
- 纯阳明宿食:大承气汤
-
大承气汤指征
- 脉滑数(宿食内结)
- 腹硬拒按(燥屎已成)
- 无少阳主证(无往来寒热等)
鉴别诊断
证型 | 下利特点 | 脉象 | 腹诊 | 治法 |
---|---|---|---|---|
纯阳明 | 热结旁流 | 洪滑 | 脐周硬痛 | 大承气汤 |
纯少阳 | 胆汁下利 | 弦细 | 胸胁苦满 | 小柴胡汤 |
合病 | 青黄浊利 | 弦大 | 胸满腹痛 | 大柴胡汤 |
仲景心法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
本条启示:
- 合病下利需分寒热虚实
- 脉象是判断病势顺逆的关键
- 少阳证罢方可专攻阳明
注:临床遇合病证,当首辨少阳证是否仍在。若少阳证未罢,纵见宿食亦当慎用承气,宜用大柴胡汤双解为妥。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