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二七四

二七四:「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身黄如橘子色,就是阳黄表示热,小便不利,腹微满者,湿无法宣泄而紧于少腹,湿堵到了小便不出来了,此热湿并结下焦,则用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专门去湿、热、实三个症状。没有实则不会用到,只有便秘会用到。

主证辨析

  1. 典型症状

    • 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如橘)
    • 小便不利(湿热无出路)
    • 腹微满(湿热壅滞)
  2. 病机关键

    • 湿热蕴结中焦
    • 胆汁外溢肌肤
    • 腑气壅滞不通

辨证要点

鉴别要点 茵陈蒿汤证 栀子柏皮汤证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病位 中下焦 三焦 表里同病
热象 里热明显 郁热偏重 表邪未解
大便 秘结 正常或干 正常

治疗规范

  1. 茵陈蒿汤组成

    • 茵陈蒿六两(先煎)
    • 栀子十四枚
    • 大黄二两
  2. 煎服要点

    • 先煮茵陈蒿
    • 后下栀子、大黄
    • 分三次温服
  3. 药效观察

    • 小便当利(尿色深黄)
    • 黄从小便去
    • 一宿腹减

临床运用

  1. 现代应用

    • 急性黄疸型肝炎
    • 胆道感染伴黄疸
    •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2. 使用禁忌

    • 阴黄证禁用
    • 虚寒黄疸慎用

仲景心法

“湿热发黄,当利小便”

本条启示:

  1. 阳黄辨证以"色如橘子"为要点
  2. 治黄需给邪出路(二便分消)
  3. 茵陈为退黄要药

注:本方体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原则,适用于湿热并重之阳黄证。临床需把握"热、湿、实"三要素。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