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二八二
目录
二八二:「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三阳合病」,应该和解少阳。如果病人脉浮,就是太阳证,脉大就是阳明证。
上关上,关脉跳到上面了,右边的关是脾胃,左边的关是胆,关脉已经跳到寸了,就是阳热往上焦走的现象。
因为胆胃太热了,所以胆汁上逆,病人会口苦,就知道胃热和胆热往上跑,代表小柴胡汤,所以在摸脉的时候可以知道身体的过程;
但欲眠睡,病人体力在太阳的时候已经耗掉很多,进入少阳的时候,肠胃吸收又不好,食物不能化生成血,因为被三焦阻隔到,所以精血的来源不够,病人就会有但欲眠睡的现象。目合则汗,眼睛闭起来会流汗,就是人很虚的现象,正常的流汗一定是在运动或动过后,可是现在病人躺着都会流汗,代表津液一直在丧失的阶段,这就是和解少阳,这时候用小柴胡汤。
目合则汗,不动就会流汗,代表表症还有。
如果查到病人胃里面有燥实、大便很少,津液一直在丧失,就知道病是介在少阳和阳明之间,所以是大柴胡汤,大柴胡汤里面有大黄。可以同时解少阳阳明并病。
核心辨证要点
-
脉象特征
- 脉浮:太阳表证未解
- 脉大:阳明里热已盛
- 上关上(关脉上越寸部):
- 右关→胃热上逆
- 左关→胆热上冲
-
典型症状
- 但欲眠睡:
- 病机:三焦阻滞→谷气不化→精血亏虚
- 目合则汗:
- 特点:静卧盗汗
- 病机:少阳枢机不利+太阳卫阳不固
- 但欲眠睡:
病机分析
graph TD A[太阳表证未解] --> B[邪传少阳] B --> C[三焦阻滞] C --> D[胃热上逆] D --> E[胆热上冲] E --> F[津液耗伤] F --> G[精血不足]graph TD A[太阳表证未解] --> B[邪传少阳] B --> C[三焦阻滞] C --> D[胃热上逆] D --> E[胆热上冲] E --> F[津液耗伤] F --> G[精血不足]
治疗策略
-
基本治法: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 适用:纯少阳证为主
- 方义:
- 柴胡、黄芩→清解少阳
- 人参、甘草、大枣→固护津液
-
变通治法:少阳阳明双解(大柴胡汤)
- 鉴别要点:
指征 小柴胡汤证 大柴胡汤证 大便情况 正常 燥实不通 汗出特点 目合则汗 可能伴潮热 腹部体征 无显著胀满 心下痞硬
- 鉴别要点:
临床注意事项
-
辨证关键:
- 必须四诊合参,尤其注意:
- 问诊:大便情况、口苦程度
- 腹诊:心下压痛与否
- 必须四诊合参,尤其注意:
-
治疗禁忌:
- 禁用单纯发汗(伤阳)
- 禁用单纯攻下(伤阴)
-
预后判断:
- 正确用药后:
- 盗汗止→三焦通畅
- 精神振→谷气化生
- 正确用药后:
注:本条体现张仲景"保胃气、存津液"的治疗思想,在复杂合病情况下,当以调和少阳枢机为要,根据阳明腑实程度灵活选用柴胡类方。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