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二八四
目录
二八四:「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脾胃是后天之本,后天的成长生养都是脾胃,所以桂枝汤也是很好的条理脾胃的处方,可以健脾解肌,脾主肌肉。脾胃很好的人,伤寒得到后不会传经,会入阴的一定是肠胃不好的人。所以久坐的人,肌肉酸痛,我们调一下津,肌肉里面累积了旧的汗液比较多,吃吃桂枝汤,流一点汗。
伤寒三日,半个多月,二十一天以后,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这病进入少阳、阳明以后,如果没有治好,应该会进入阴脏了,其人反能食而不呕,反过来,病人可以吃东西了,又没有恶心,就是三阴不受邪也,病还是在阳,有时候不用给病人吃药,病不一定会传,各人的体能不一样,一般来说,常年不吃西药,免疫系统很强的人,病不会进入阴的,因为西药会让免疫系统退化很多。
由阳入阴的时候,能吃,就是胃气恢复了,自己能恢复。
核心辨证要点
-
传经预判标准:
- 常规病程:“伤寒三日”(泛指疾病传变期)
- 预期传变:三阳→三阴
- 关键指征:能食不呕(胃气未败)
-
病机解析:
graph LR 健康胃气-->|抵御外邪|病停三阳 胃气虚弱-->|正不胜邪|邪入三阴
graph LR 健康胃气-->|抵御外邪|病停三阳 胃气虚弱-->|正不胜邪|邪入三阴
脾胃功能与传经关系
体质状态 | 传变特点 | 生理基础 |
---|---|---|
胃气强盛 | 邪停三阳 | “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 |
胃气虚弱 | 邪入三阴 | 后天之本不固 |
临床启示
-
治疗预防:
- 未病先防:桂枝汤健运脾胃(解肌+调和营卫)
- 既病防变:保胃气为第一要义
-
现代意义:
- 抗生素滥用易伤脾胃阳气
- 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伤肉")
-
预后判断:
- 能食:胃气来复,向愈佳兆
- 呕逆:邪气内传,病情进展
仲景心法:本条通过简单饮食观察,揭示"有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的治疗真谛。临床当以护胃气为根本,不必拘泥"三日传经"之说,体现"辨证论治,因人制宜"的学术思想。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