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二九八

二九八:「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证的时候病在少阴,病在很里面,阴很盛,这时候如果病人呈现的咳而下利,谵语者。

心火往上走,肺里的津液干了,就会咳嗽。下面又是寒的,所以下利。

为什么谵语?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这条辨最主要讲少阴病,虽然里面阴寒很盛但不可以发汗,只有在太阳表证的时候,才用汗法,少阴证的人不可能强发汗,强发汗的结果,不但没有把少阴病治好,反面会让表更虚,阳会更虚,因为发汗的药全部是阳药,一发汗阳气就散掉了,阴证的时候已经是阴比较盛,阳比较少了,还在去阳,阴会更盛,阳会更少,这时候被火气劫,小便会更少,如果强发汗,津液会枯竭掉,这是很危险的动作,所以少阴病绝对不可以发汗。

少阴证,是里寒湿,绝对不要用汗法。

火气劫,不一定是火烤,也可能是桑拿房等热的地方,一边热,一边喝浓姜汤,病人觉得还不流汗,再跑到厚厚的被窝里。汗一出来,心脏就受不了了。

少阴证的时候小便难,下焦虚寒,肾的阳火没有办法把膀胱的水蒸化出来的时候,病人小便不通利,这时候开真武汤,这是中医的辨症论治,西医来看是摄护腺肥大时,都可以看到真武汤证。

病人肾脏功能不好,小便排不出来,再用汗法,病人的心脏会受不了。

核心病机

  • 误治根源:少阴病(心肾阳虚)误用汗法或火劫发汗
  • 病理关键:强发其汗 → 阳气外亡 → 津液枯竭 → 心阳暴脱

主证表现

  1. 典型症状

    • 咳嗽(虚阳上浮,肺津灼伤)
    • 下利(下焦虚寒,水谷不化)
    • 谵语(心阳外越,神明失守)
    • 小便难(肾阳衰微,气化无权)
  2. 误治特征

    • 火劫发汗史(包括热疗、熏蒸、过服辛温等)
    • 汗出后症状加重

病机解析

症状 病机 危险程度
咳嗽 心火刑金,肺津耗伤 ★★
下利 肾阳衰败,火不暖土 ★★★
谵语 心神浮越,阳脱之兆 ★★★★
小便难 气化失司,津液枯竭 ★★★★

治疗禁忌与原则

  1. 绝对禁忌

    • 禁用汗法(包括药物发汗、物理发汗)
    • 忌用苦寒清热(易致阳亡)
  2. 救治原则

    • 急温心肾(四逆汤类)
    • 化气行水(真武汤)
    • 固护津液(人参、芍药)

类证鉴别

证型 咳嗽特点 下利性质 神志状态 小便情况
少阴误治 干咳无痰 清谷不化 谵语躁扰 量少灼热
太阳误治 咳喘痰鸣 水样暴泻 烦躁不安 正常或减

临床警示

  1. 现代误治常见形式

    • 桑拿、汗蒸等物理发汗
    • 过量姜汤、麻黄制剂
    • 温补过度(如艾灸过量)
  2. 危重指征

    • 汗出不止伴谵语
    • 尿闭24小时以上
    • 脉微欲绝

关键提示:少阴病见"咳、利、谵、癃"四症并现,提示阳脱阴竭,当立即回阳救逆,可用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人尿等反佐之品。摄护腺肥大见真武汤证时,尤需慎用利尿剂,当以温阳化气为治。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