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三〇七
目录
三〇七:「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若热在膀胱,必便脓血也。
一般来说,如果手脚开始热起来的时候,一直往身上热,代表胃气一直在恢复中,都是很好的现象,这是会恢复。
如果热在膀胱,会小便带血,这可能是个人体质的关系,或肾里面有结石,肾结石在通过尿道的时候,会刮破很多地方,所以会有便血的现象。
临床上看,肾结石、膀胱结石会产生这种热证。还有西医说的多发性囊肿,肾脏里都是囊肿,也不能开刀,除非是拿掉肾,或做化疗,都是死。但是她是阴寒症在里面,热在膀胱,就会便血,小便利者,抵当汤,不利者,桃核承气汤,可以把血块打出来。
还是一种现象是肾脏病邪解掉的时候,会进入太阳,少阴和太阳是表里,会进入太阳的表证,如果热进入表证就流汗解掉了,这是在经脉上面就是汗解掉了。
如果是在内脏上面,从肾脏传到腑上面的时候,膀胱会受热,肾脏的石头跑到膀胱里面去了,膀胱堵到发炎,都会有血的现象,如果是单纯的血结在膀胱里面,猪苓汤就来不及了,膀胱结石,用桃核承气汤把它打出来,如果只是单纯的小便有血的时候,在「太溪」穴的附近,「肾结石穴」有压痛点,可以摸到,这时候可以用猪苓汤攻。
病机演变与临床表现
-
阳复过程:
- 病程:8-9日
- 阳复表现:一身手足尽热(正气来复)
- 正常转归:热从汗解(太阳表解)
-
异常传变:
- 热陷膀胱证:
- 主证:便脓血(小便带血)
- 病机:少阴热化,移热膀胱
- 热陷膀胱证:
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案
证型 | 临床表现 | 病机特点 | 治疗方剂 | 针灸取穴 |
---|---|---|---|---|
阳复太过 | 全身发热无血尿 | 正气抗邪 | 观察或微清里热 | - |
热结膀胱 | 小便带血/疼痛 | 下焦瘀热 | 桃核承气汤 | 肾结石穴 |
阴虚热结 | 血尿无疼痛 | 阴伤血热 | 猪苓汤 | 太溪穴 |
病理机制解析
-
结石相关病机:
- 肾结石移动→尿道损伤→便血
- 膀胱瘀热→血热互结→桃核承气汤证
-
囊肿特殊病机:
- 阴寒基础+局部热化→虚实夹杂
- 慎用攻伐,需温清并用
治疗要点
-
方剂选择标准:
- 小便利者:抵当汤(瘀血重证)
- 小便不利者:桃核承气汤(瘀热初结)
- 单纯血尿:猪苓汤(阴虚热结)
-
诊断技巧:
- 触诊太溪附近压痛点(肾结石穴)
- 问诊排尿痛感特点
临床警示
-
鉴别要点:
- 需排除恶性肿瘤
- 长期血尿需明确病因
-
治疗禁忌:
- 阴寒体质慎用寒凉
- 虚证瘀血不可峻攻
临证心法:
- “一身手足尽热"需区分正常阳复与病态热化
- 膀胱热结证当把握攻下时机(桃核承气汤使用指征)
- 肾结石治疗宜针药并用(局部取穴+辨证用药)
- 囊肿类疾病需注意保护肾功能,不可盲目攻伐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