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三一四
目录
三一四:「少阴病」,脉微细而沉,但欲寐,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脉细是寒,沉是里。
这种就是失治,如果少阴病,脉微细而沉,但欲寐,汗出不烦,自欲吐,这种状况下,一剂四逆汤下去就去掉了,但是如果不及时服用,至五六日,自利,自利就是利光了,营养能源都没了,烦燥,就是已经不受药了,阳虚在上面,阳没有根了,这看起来好像阳气恢复,实际上是死证,热快绝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些现象。
少阴症,照理说是无汗的,要从小便排。但是现在病人不动就流汗,代表里面阴很盛,阳一直往外走。阳要绝了,都会但坐不得卧,没办法平躺着睡觉,会烦躁。
疾病演变过程
-
初期证候(可治期):
- 脉微细而沉(心肾阳虚)
- 但欲寐(神气衰微)
- 汗出不烦(阴盛格阳)
- 自欲吐(胃气上逆)
-
失治恶化(危重期):
- 持续5-6日未治
- 出现自利(阴液下脱)
- 烦躁不得卧寐(虚阳外越)
病机转变分析
阶段 | 核心病机 | 辨证要点 | 预后判断 |
---|---|---|---|
初期 | 阴盛格阳 | 汗出而脉沉 | 可治(四逆汤证) |
中期 | 阳虚欲脱 | 自利不渴 | 危重 |
晚期 | 阴阳离决 | 躁不得卧 | 死证 |
关键鉴别诊断
-
汗出病机鉴别:
- 少阴病本应无汗
- 异常汗出提示:
- 初期:阴盛格阳
- 晚期:阳脱于外
-
烦躁性质鉴别:
- 阳复烦躁:手足温,脉渐和缓
- 阳脱烦躁:四肢厥,脉微欲绝
临床警示指征
-
失治转归标志:
- 从"但欲寐"到"不得卧寐"
- 从"不烦"到"烦躁"
- 从"欲吐"到"自利"
-
死证特征:
- 但坐不得卧(喘促倚息)
- 躁扰不宁(无意识动作)
- 汗出如油(绝汗)
治疗时机把握
-
黄金救治期:
- 初期见脉沉微细+但欲寐
- 立即投予四逆汤类方
-
危重期处理:
- 通脉四逆汤加人参
- 配合灸法(关元、气海)
临证心法:
- 少阴病"汗出"是病情转折的关键信号
- “不得卧寐"比"但欲寐"预后更差
- 动态观察"烦-躁"转变判断病势
- 现代临床应结合生命体征监测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