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三二〇

三二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为什么叫桃花汤?桃花是红色的,所以桃花汤煮起来整个是鲜红的,因为里面有赤石脂。

少阴证本来就是阴寒的证,如果病人下利便脓血的时候就变成危证了,本来里寒很盛,蠕动不行,这时候得到肠炎,感染滤过性病毒便脓血,会变成肠出血或肠穿孔出血,很危险的。

便脓血,是血和大便混在一起的。就是现在西医讲的大肠癌、大肠炎。大肠炎是少阴证。

桃花汤和黄连阿胶汤刚好相反,黄连阿胶汤是热往上冲,所以心中烦不得卧,造成病人睡不着,热就是发炎坏死的东西,如果热往下走就是桃花汤,造成病人下利带血。

桃花汤是「里寒下血」的时候用的。

下利分热利、寒利,最轻的一般的热利用葛芩连汤可以治好,还有黄芩汤都是热利用的,桃花汤是里寒下利,也是受到感染而来的。

小编:我的理解是,桃花汤是下利脓血,热利不止的专用涩剂。但是病是属于少阴,还是里寒,桃花汤不治里寒,只是涩剂。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 干姜一两 | 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半升,煮米令熟,去渣,温服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愈,余勿服。

下利严重,一天可能二三十次,都是血和大便混合的。

赤石脂胖子用五钱,因为里寒所以用干姜,干姜温中,为什么不用人参?因为人参是补津液的。用人参时,肠里面的病毒会不出来,所以用糯米,能生津就好了,不要把它固住,粳米放一勺就好了,不要煮成糯米饭,赤石脂一半打碎生用,一半跟着药一起煮,汤煮好了再放赤石脂的粉末,赤石脂生用就是要把药整个固涩在胃里,让肠子固住,不再下利,消炎的力量很强一剂下去就不再下利了。

涩剂,让食物停在里面排不出去。正好和大黄附子细辛汤相反。

核心辨证要点

  1. 主证特征

    • 下利脓血(血色暗红)
    • 无里急后重(区别于热利)
    • 腹痛绵绵(喜温喜按)
  2. 鉴别诊断

    证型 便脓血特点 伴随症状 脉象 治疗方剂
    少阴虚寒(桃花汤证) 血色暗红,无臭 畏寒肢冷 沉弱 桃花汤
    湿热下利(白头翁汤证) 血色鲜红,恶臭 里急后重 滑数 白头翁汤

方药解析

药物 用量 炮制特点 作用机理
赤石脂 一斤(半煎半冲) 色赤如桃花 涩肠固脱,止血生肌
干姜 一两 炮用 温中散寒,止血
粳米 一升 粳米非糯米 养胃生津,缓和药性

病机与治疗图解

1
2
3
阳虚不固(干姜)→ 肠滑下血(赤石脂)
胃气受损(粳米)

现代临床应用

  1. 适用病症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放射性肠炎
    • 肠结核
    • 部分肠癌出血
  2. 用药指征

    • 舌淡苔白滑
    • 腹部冷痛
    • 血便无恶臭

特殊煎服法

  1. 煎煮要点

    • 赤石脂一半入煎,一半冲服
    • 粳米煮至半熟即可
  2. 服用方法

    • 日三服,见效即止
    • 药液温度宜稍高

类方鉴别

对比项 桃花汤 黄连阿胶汤
病机 虚寒下血 阴虚热扰
主证 下利脓血 心烦不眠
病位 大肠 心肾
药性 温涩 凉补

临证精要

  1. “血色暗红+无里急后重"是运用本方关键指征
  2. 赤石脂必须半煎半冲方能显效
  3. 见效即止,不可过剂
  4. 现代可配合肠镜明确诊断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