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三二二

三二二:「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刺「关元」穴,「关元」是止下利很好的穴道,为什么不用灸?因为里面已经肠炎了,再灸会增热,造成病毒蠕动的更快,散播的更快。

核心治疗原则

  1. 刺法选择依据

    • 热性下利(便脓血属热)→禁用灸法
    • 寒性下利(纯虚寒)→宜灸
  2. 穴位定位

    • 关元穴(脐下3寸)
    • 小肠募穴,足三阴与任脉之会

刺法操作规范

操作要点 技术参数 治疗机理
进针深度 1-1.5寸 直达小肠腑气
行针手法 平补平泻 调和气血
留针时间 20-30分钟 充分调气
疗程安排 每日1次 累计效应

病机与刺法原理

  1. 病理机制

    • 热毒蕴肠→络伤血溢
    • 气机紊乱→传导失常
  2. 治疗机理

    • 调小肠泌别清浊
    • 固冲任止下血
    • 和气血止腹痛

临床配合方案

  1. 针灸并用

    • 便脓血初起:单用刺法
    • 久利伤阳:刺后温和灸
  2. 药针结合

    • 急性期:刺法+桃花汤
    • 恢复期:灸法+附子理中丸

禁忌与注意事项

  1. 绝对禁忌

    • 局部皮肤感染
    • 妊娠期妇女
  2. 相对禁忌

    • 严重贫血
    • 低血压

临证精要

  1. 便脓血色鲜红者尤宜刺法
  2. 配合天枢、上巨虚增强疗效
  3. 刺后宜卧床休息1小时
  4. 现代可配合电子针灸仪增强刺激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