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三二三
目录
三二三:「少阴病」,吐剧。手足厥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是止吐的圣药,这就是少阴证从太阴进入少阴,少阴证没好将进入厥阴的现象。
少阴证已经是很虚了,快到厥阴的时候,肝脏的血要出来,人最后的免疫系统要作最后的抵抗之前,在要出来还没出来的时候,这时候要把肝脏的血逼出来,肝就膨胀起来,所以肝脏一肿起来顶到胃,胃受压迫就吐。
手足厥冷,手脚冰冷。因为血虚掉了,因为少阴证到后来,肠胃虚掉了,没有造血的功能,所以这时候手脚一定是冰冷。
烦燥欲死者,因为东西吃不下去,一直恶心想吐,情绪一定不好的,因为热在上面,本来食物因为胃的蠕动应该往下走的,胃的气就往上跑,所以吴茱萸汤主之,吐的很厉害的时候,开吴茱萸汤去止呕,吃人参、甘草、大枣,把吐过伤到的津液补回去。
生姜、半夏、吴茱萸、干姜都能止呕。吴茱萸是用在阴证的时候。手脚的温度是胃气的强弱。
核心辨证要点
-
主证特征:
- 剧烈呕吐(肝寒犯胃)
- 手足厥冷(阳虚失温)
- 烦躁欲死(浊阴上逆)
-
病机关键:
- 肝寒犯胃
- 浊阴上逆
- 阳气将绝
方药解析
药物 | 用量 | 作用机理 | 配伍意义 |
---|---|---|---|
吴茱萸 | 一升 | 温肝降逆 | 君药,直入肝经 |
人参 | 三两 | 补益元气 | 扶正固脱 |
生姜 | 六两 | 和胃止呕 | 助吴茱萸降逆 |
大枣 | 十二枚 | 调和营卫 | 缓急安中 |
病机与治疗图解
|
|
现代临床应用
-
适用病症:
- 神经性呕吐
- 偏头痛伴呕吐
- 妊娠恶阻(虚寒型)
- 尿毒症呕吐
-
用药指征:
- 舌淡苔白滑
- 呕吐清涎
- 手足不温
类方鉴别
对比项 | 吴茱萸汤 | 小半夏汤 |
---|---|---|
病机 | 肝寒犯胃 | 痰饮停胃 |
主证 | 吐涎沫头痛 | 呕吐不渴 |
药性 | 温肝为主 | 化痰为主 |
煎服法要点
-
特殊煎法:
- 吴茱萸先洗去烈性
- 生姜切薄片
-
服用方法:
- 少量频服
- 药后啜粥
临证心法:
- “吐剧+厥逆"是运用本方关键指征
- 吴茱萸需用开水冲洗7次减毒
- 生姜用量宜大(至少30g)
- 现代可配合静脉补液支持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