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三四八、九
三四八、九、「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利必自止。若不止,便脓血。便脓血,其喉不痹。
伤寒,如果是先厥后发热,手脚冰冷到手肘的地方,突然发热,代表胃的元气还在,下利必自止。
厥阴,就是里寒,突然发热,就是阳回头了。
如果下利没有止,而反汗出,厥阴证的时候津液已经伤到了,因为免疫系统就是在津液里面,津液伤到的状况之下,病人在流汗,就变成是表虚掉了,这是很危险的状况。
临床上看病人,病人已经很虚弱了,可是病人又一直在流汗,就代表病人的皮肤不能固表,人的元气、元阳、精神,高蛋白的东西一直往外流失,体力通通流失掉。
如果咽中痛者,其喉为痹,病毒移转跑到喉咙上,喉咙就会发痛。
如果发热,无汗,利必不自止,热散不掉,热会往下走,利必自止。若不止,便脓血,这肝炎的东西出来,到喉咙上,就喉咙痛,如果没有到喉咙往下走的时候,下利就会便脓血。
其喉不痹,便脓血的话,喉咙就不会痛,所以发炎的滤过性病毒,中药也杀不掉它,免疫系统也杀不掉它,它一定要有出路,出去的时候从大便或往上跑,想尽办法把滤过性病毒赶出去。
肝脏上面是肺,下面是大肠,肝属木,大肠和肺属金,两金夹一木,金克木,木反侮金,金木平衡才好,平衡就是当你肺进气的时候,横膈膜下降,压迫到肝脏,肝脏就会把血吐出来,肝藏血嘛。内经中,吸气是天阳入肺,空气中氧气进来,肺膨胀,把肝一挤,血就从肝下方连接大肠的血管进入大肠了,大肠周围很多的血管得到肝脏的血后,大肠就开始蠕动,把大便往前慢慢推,推24小时刚好推出来。这个叫做常态。
所以练功夫很好,在吸收天阳,之前针灸篇教过你们打肚子,就是因为人难免都有一点湿在身上,在空调房很久,寒多则湿盛,运动又很少,所以下班回家就打打肚子,让湿出来。
现在先厥后发热。肺上面就是喉咙了,如果里面寒湿很盛,本来应该储存在身体的热,本来要进入肝的热,无法储存和进入肝,热发出来,就上到喉咙,或往下走,走到大肠里。
肝中有生阳,生阳就是我们的阳气、元阳,这个阳很好,还有一种是热,对抗病毒产生的热。肝病的时候,有时病人会吐血,有时候热往下走,就会便脓血。便脓血,喉咙就会不痛,或吐血。
抽烟当然会对肝有影响,影响到肺,金克木。
病机演变规律
-
阳复向愈:
- 先厥后发热(阳气来复)
- 下利自止(正气胜邪)
-
热化变证:
- 上焦热化:
- 汗出咽痛(喉痹)
- 病机:虚阳外越,热邪上攻
- 下焦热化:
- 便脓血(热邪下迫)
- 病机:热毒下注大肠
- 上焦热化:
病理传变特点
-
邪热出路:
- 上出为喉痹
- 下出为便脓血
- 二者不并见(此消彼长)
-
脏腑关系:
- 肝(木)与肺、大肠(金)的相克关系
- 正常生理:
- 吸气时横膈下降压迫肝脏
- 肝血输布促进肠蠕动
临床警示
-
危重指征:
- 厥阴病见汗出不止(阳脱先兆)
- 喉痹与便血交替出现
-
调护要点:
- 腹诊按摩法促进气机流通
- 避免寒湿环境(空调过度)
现代启示:
- 解释肝病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与喉部炎症的关系)
- 呼吸训练对肝血循环的影响
- 吸烟导致"金克木"加重的病理机制
治疗原则: 热化证当因势利导,或清上焦热,或清下焦热,总以给邪出路为要。喉痹可用桔梗汤类,便脓血可用白头翁汤类。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