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三六二

三六二:「伤寒」,六七日下利,又发热,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比如病人肺癌或胰脏癌,开滋补的药,比如十全大补汤,吃什么补药都通通流汗流掉。里面像冰山一样,药只到外面,不能受用。阴不能结实,结实后药物进不去,就危险了。吃大热药也是一样,只是流汗,也很危险。

如果人在很虚弱的状况之下,胃气恢复的时候,病人下利兼有症状是发热,不是烦躁,发热就是手脚摸到热,摸到热还在利这就不会死,没关系。

如果病人汗出不止,汗血同源,汗的来源就是阳的津液,如果下利,表汗又一直在流,整个肠胃都干掉了,这种就是死证。

有阴无阳就是阳脱了,阳脱掉就会有这种现象。

用白通汤加猪胆汁和人尿,白通汤可以通阳,大剂的用,靠人尿硬把阴阳相隔打开。

死证核心病机

  1. 阴阳关系失衡

    • “有阴无阳"本质:
      • 阴寒内盛(如冰山凝结)
      • 阳气外脱(如残烛飘摇)
  2. 耗竭性病理

    • 下利伤阴(胃肠津液枯竭)
    • 汗出亡阳(卫阳暴脱)

临床危象特征

  1. 三联征

    • 持续下利(六七日不止)
    • 反常发热(格阳于外)
    • 汗出如油(绝汗)
  2. 肿瘤患者特殊表现

    • 补药不受(十全大补汤等仅致汗出)
    • 热药难入(附子类仅增汗量)
    • 呈现"冰包火"状态

急救方案

  1. 救逆三法

    • 通阳:白通汤(生附子、干姜、葱白)
    • 引阳:童便(取3岁以下男童中段尿)
    • 潜阳:猪胆汁(苦咸反佐)
  2. 用药要诀

    • 葱白用量宜大(通阳关键)
    • 附子生用(30g起)
    • 人尿趁温兑入(避免阳气散失)

现代临床启示

  1. 肿瘤终末期处理

    • 慎用滋补厚味(加重代谢负担)
    • 警惕"虚不受补"现象
  2. 危重病监护要点

    • 监测24小时出入量
    • 关注汗液性质(粘腻如油为危候)
    • 记录利下物性状(完谷不化程度)

预后判断: 出现下列情况属回天乏术: ① 汗出如珠不流(阳脱于表) ② 利下无度兼口唇青紫(阴竭于里) ③ 服药后仍汗利不止(胃气已绝)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