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三七四

三七四:「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这个处方非常好,一定是经方。治疗胰脏癌最重要的处方,症状就是吃了就吐,寒格,寒隔在中间,吃东西后一下就吐出来,然后中隔剧痛很痛。

本自寒下,本来有寒在下焦,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这也是上热下寒的症状、但是并没有下利。

张仲景讲食入口即吐,有一个是大黄甘草汤证,大黄二甘草一,这是胃家的热实,热而目有实在中间,东西吃下去马上吐掉,这里的饮食入口即吐也是,但是这个入口即吐是虚热。

病人本身已经被吐、下,肠胃津液已经伤到了,本来就是寒的、所以用干姜来去寒,又有虚热,热就是炎,本身有发炎,有病毒,但是没有食物堵在里面,所以用黄芩、黄连来消炎,这人被吐被下肠胃津液一定伤到了,所以加人参。

这种病人的症状有的时候舌苔白的有的时候黄的,不一定下利臭,有的时候下利臭舌苔白的,代表寒盛里面又有热,这是虚热不是实热。

这个方常用来治疗现在说的胰脏癌,另外一个胰脏癌常用的处方是旋覆代赭汤加干姜吴茱萸,这是用在病人严重呕吐、呕酸很多的时候。胰脏癌的病人如果还有往来寒热,就会用到小柴胡汤。

如果病人恶心的严重,呕吐,呕酸,病人只要告诉你胃酸很盛,就可以旋覆代赭汤加干姜吴茱萸,旋覆花、代赭石、干姜、吴茱萸各三钱。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是吃下就吐会用。

旋覆代赭汤加干姜吴茱萸,是能吃得下去,但是会呕酸。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旋覆代赭汤加干姜吴茱萸,两个吃药后都有共同的现象。原来病人中隔非常的痛,吃了药一周后会大下,因为代赭石会降逆,大下后都是黑色的大便,下完后整个痛都去掉了,胃口就恢复了。这就是我们治疗胰脏癌的情况。99%的胰脏癌就是这两个处方。

还有一种,病人被诊断成胰脏癌,一般让西医查到都是末期了,而现在病人只是往来寒热恶心,就用小柴胡汤。

手术开刀,手术前不能吃东西,手术后又没吃东西,要等到放屁出来才能吃,由于肠子都黏在一起,这时候最好用的就是独参汤,单独一味人参。

胰脏癌,禁止喝咖啡。同时中医在治疗癌症时,不是杀死所有的癌细胞,只是让它不影响你的身体正常运作,有个病人胰脏癌治好了,得了感冒,吃消炎药抗生素,复发的不是胰脏癌,是肝脓疡,又被西医不断的打抗生素,就死了,因为他本身还有问题,一吃抗生素马上跑到厥阴了,厥阴就会化脓、痈脓,热很深的时候,里面会化脓,中药有排脓汤等很多处方可以用。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干姜 | 黄连 | 黄芩 | 人参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四味药等量,各开三钱,干姜温胃寒,黄连、黄芩清肠热,吐、利以后,津液伤到了,一定加人参。

干姜温中,黄芩黄连去热,因为吐下津液伤到了,所以人参来补虚。

寒格,所有的癌症都是寒,寒实,阴实。这个寒实隔在中间,实际上讲的就是胰脏。不要真的各三两,三钱就好了,六碗水煮成两碗,早晚各一碗,非常好用。

如果说,病人有点怕风吹,桂枝汤嘛,加在里面。同时有点项强,葛根汤嘛。没有流汗,没有恶寒,只有项强,脖子硬,然后面部有点中风,就是桂枝汤加葛根嘛。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不动,基础方不动,你可以附加一些上去。

有的病人很麻烦啊,除了胰脏癌以外,皮肤还很痒,快死了还要管皮肤,那就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疥疮也可以用啊。

不一定非要是胰脏癌,只要你寒隔在正中,胃的位置,不舒服,一吃就吐,东西吃不下,一定只喝热水,才比较暖和一点,不能喝冷水,都是寒格。所以你不用管里面是什么。

主症

  • 食入即吐(无宿食停滞,区别于大黄甘草汤实证)
  • 中隔剧痛(寒热格拒于中焦,尤见于胰脏病变)
  • 舌苔或白或黄(寒热错杂之象)
  • 可伴下利(非必见,若见则多臭秽不爽)

病机分析

  1. “本自寒下"误治致变

    • 素体下焦虚寒(太阴/少阴底质)
    • 误用吐下法 → 中焦气机逆乱 → 形成寒热格拒(上热中寒)
  2. “寒格"病机特点

    • :干姜证(必喜热饮,恶冷食)
    • :芩连证(黏膜充血/炎症反应)
    • :人参证(吐下伤津,气阴两伤)
  3. 与类证鉴别

    方证 呕吐特点 疼痛性质 兼症 病机
    本证 食入即吐 中隔刺痛 口干不欲多饮 寒热格拒
    大黄甘草汤证 食入即吐 胃脘灼痛 便秘、口臭 胃家实热
    旋覆代赭汤加味 朝食暮吐 痞闷胀痛 呕酸频繁 痰气交阻

临床应用拓展

  1. 胰脏癌核心方

    • 首选本方:适用于"进食即吐+中隔痛"的典型表现
    • 变方搭配
      • 伴严重呕酸:合旋覆代赭汤加吴茱萸
      • 见往来寒热:合小柴胡汤
  2. 现代疾病谱

    • 胰头癌引起的十二指肠梗阻
    • 化疗后寒热错杂型呕吐
    • 幽门螺杆菌感染伴胃寒体质的胃炎
  3. 用药关键

    • 四味等量(经典比例3:3:3:3)
    • 煎服法:浓煎少量频服(200ml药液分4-5次服)

治疗警示

  1. 禁忌

    • 纯热证(舌绛苔黄燥)禁用
    • 纯寒证(舌淡滑润)慎用芩连
  2. 预后判断

    • 服药后排黑便为佳兆(瘀毒外泄)
    • 呕吐止而中隔痛缓提示药已中的

倪师经验点睛
“癌症寒格非独胰脏,凡见食入即吐+拒冷饮者,皆可投此方。治癌不求尽杀,但求阴阳自和。”

附:加减法

  1. 表证未解:合桂枝汤(恶风汗出)
  2. 项背强痛:加葛根15g
  3. 皮肤瘙痒: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4. 瘀血明显:加三七粉3g(冲服)

本方体现了厥阴病”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治疗大法,临床运用不必拘泥于病名,当以”寒格“病机为辨证要点。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