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三八二

三八二: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沉代表里,迟代表寒,人里寒了,舌苔白的,因为里太虚的时候,会戴阳,就是两颧的地方红红的,这是因为下利太盛,或里寒太盛的时候,阳没有根了,阳气浮起来了、就会看到脸上红红的,主因都是下焦太虚寒。

下利清谷是很常见的症状,我最常用的就是干姜附子汤,用炮附子,一剂下去就好了。如果说病人里虚很盛,你也可以用生附子。

下利戴阳证病机与治疗(第382条)

主症病机分析

(一)典型症状

  1. 下利清谷

    • 完谷不化的腹泻
    • 肠鸣辘辘,完全不消化
  2. 脉象特征

    • 沉而迟(里寒重症)
    • 沉主病在里,迟主寒盛
  3. 特殊体征

    • 面少赤(两颧微红)
    • 身微热(虚阳外浮)
    • 手足微厥(四肢不温)

(二)病机关键

  1. 下虚戴阳

    • 肾阳虚衰(下焦虚寒)
    • 虚阳浮越(格阳于上)
  2. 病理过程

    • 下利伤阳 → 阳气无根 → 浮越于上

鉴别诊断

(一)真寒假热鉴别

症状 戴阳证 实热证
面色 两颧微红 满面通红
发热 微热不灼手 高热灼手
口渴 不欲饮/喜热 大渴饮冷
舌象 淡胖润 红绛干

(二)类似证型比较

  1. 四逆汤证

    • 相同:下利清谷、脉沉迟
    • 不同:无戴阳表现
  2. 通脉四逆汤证

    • 相同:下利、戴阳
    • 不同:厥逆更甚(过肘膝)

治疗要点

(一)急救方药

  1. 干姜附子汤

    • 组成:干姜9g,炮附子12g
    • 煎服法:急煎顿服
    • 适用:轻症戴阳
  2. 四逆汤

    • 组成:生附子15g,干姜9g,炙甘草6g
    • 适用:重症厥逆

(二)用药注意

  1. 附子选用原则

    • 轻症:炮附子
    • 重症:生附子(需久煎)
  2. 煎服要点

    • 附子先煎1小时
    • 少量频服(防格拒)

预后转归

(一)向愈指征

  1. 戴阳消退(面赤转常)
  2. 手足转温
  3. 脉象渐起(迟转缓)

(二)恶化征兆

  1. 面赤加重(艳如妆)
  2. 利不止而厥逆加深
  3. 脉微欲绝

注:本证属阴盛格阳危候,现代临床多见于休克前期、重症腹泻脱水等,需中西医结合救治。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