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三八七
目录
三八七: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治之。
有好几个地方出现热利。葛根黄芩黄连汤,一定还有一些太阳表症。黄芩汤,一定会肚子痛。黄连汤,是寒热并结的,有寒证有热证。
白头翁汤,是纯热利的。大便一天拉出来十几次,肛门很痛,里急后重,上完厕所还想上。
痢疾、急性的肠炎,白头翁汤是很常用的方子,热利大便出来很臭,白头翁汤是非常好用的方子,几乎是一剂知二剂已,第一碗喝了就不利了,第二碗喝了就胃口大开,精神好起来了,寒利用通脉四逆汤、热利就用白头翁汤。
热利的主证:
-
一:手脚不寒
-
二:便臭
-
三:脉数,数代表热代表发炎了
像痢疾的症状就是白头翁汤证,像霍乱、伤寒是下利清谷为主证。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 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白头翁二钱,白头翁本身有止腹痛,同时能去热,如果光是止腹痛,白芍也可以止腹痛,但是这里是热利,痢疾的原虫把肠子都破坏掉了,肠子里面出血很多,所以靠白头翁和秦皮,秦皮在【本草】写药性苦寒、止涩的功能,味是苦的性是寒的,秦皮有止下利的功能,黄连、黄柏就是清热的药,拉的很厉害的时候,白头翁用五钱都可以。
秦皮是个很好的止利的药,能够润肠。黄连是胃里,黄柏是肠子里,黄芩则比较走上焦。
临床上,病人说有两三天是热利,大便很臭,有一两天也是下利,但是大便和血混合在一起,有的时候又没有。这时候,就要想到桃花汤和白头翁汤,复方加在一起。
概述
- 白头翁汤主治纯热利(痢疾、急性肠炎)
- 典型症状:日排便十余次、肛门疼痛、里急后重、便后仍欲解
- 疗效显著:一剂见效,二剂痊愈
- 鉴别诊断:
- 葛根黄芩黄连汤:兼太阳表症
- 黄芩汤:必伴腹痛
- 黄连汤:寒热并结证
热利主证
- 手足不寒
- 大便恶臭
- 脉数(主热证/炎症)
方剂组成
白头翁汤方
药材 | 用量 |
---|---|
白头翁 | 二两 |
黄连 | 三两 |
黄柏 | 三两 |
秦皮 | 三两 |
煎服法: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未愈再服一升。
用药解析
- 白头翁(常用2-5钱):
- 止腹痛
- 清热毒
- 针对肠道出血
- 秦皮:
- 苦寒性味
- 具止涩功能
- 润肠止利
- 黄连:清胃热
- 黄柏:清肠热
临床运用
- 典型热利:单用白头翁汤
- 血便交替出现时:可合桃花汤
- 与寒利鉴别:寒利下利清谷用通脉四逆汤
药物对比
药材 | 作用部位 | 特性 |
---|---|---|
黄芩 | 上焦 | 偏走上焦 |
黄连 | 胃 | 清胃热 |
黄柏 | 肠 | 清肠热 |
秦皮 | 肠道 | 止利+润肠双重功效 |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