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六二
目录
六二:「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就是麻黄汤里桂枝开少了,营解掉了,卫还没有解掉,呈现桂枝汤证,那就给他桂枝汤。所以这就解释了之前讲的,中风伤卫伤到表气伤到表水太阳寒水,伤寒则是水和血同时伤到。所以麻黄汤里有桂枝。
给病人麻黄汤发汗后,半天以后烦躁起来了,这时候脉浮数者,脉很浮数就代表前面的麻黄汤开太轻了,麻黄汤一下去发了一些表寒,结果还有一些表寒在里面,没有排掉,但已十二小时,半天了,麻黄汤药力没有了,药力差不多也是十二小 时,病现在又回头了,病人有点烦,就代表血液还是很热,没有全发出来,但是前面已经被发表了,毛孔已经开了,就不需要再用麻黄了,因为脉浮数,就代表还是有表证,用桂枝汤来去它。
病机解析
-
病理演变:
- 初诊: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 汗后:表邪未彻(卫分残留)
- 现症:营卫失调(桂枝汤证)
-
关键病机:
- 麻黄汤剂量不足→汗出不彻
- 卫分邪气未净→半日后复燃
辨证要点
阶段 | 症状特征 | 脉象特点 | 病机本质 |
---|---|---|---|
初发 | 恶寒无汗 | 浮紧 | 营卫俱闭 |
汗后 | 暂时缓解 | 暂和 | 表邪部分外透 |
复发 | 烦躁+发热 | 浮数 | 卫分邪热未清 |
治疗策略
-
用药转变:
- 初诊:麻黄汤(开腠发汗)
- 复诊:桂枝汤(调和营卫)
-
转变依据:
- 毛孔已开(禁用麻黄再峻汗)
- 热郁未清(需桂枝解肌透邪)
临床启示
-
剂量把控:
- 麻黄汤用量不足→邪不得彻
- 但已发汗→不可再峻汗
-
辨证要点:
- 时间窗:半日复发(约12小时)
- 指征:烦+脉浮数(热郁在表)
-
治疗禁忌:
- 不可再用麻黄汤(过汗伤正)
- 不宜用清热剂(邪仍在表)
方剂比较
方剂 | 适用阶段 | 作用特点 | 禁忌证 |
---|---|---|---|
麻黄汤 | 伤寒初起 | 开腠发汗 | 已有汗出 |
桂枝汤 | 汗后余邪 | 解肌透热 | 表实无汗 |
注:本条展示伤寒传变过程中治疗策略的灵活调整,体现"随证治之"的辨证精髓。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