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六四

六四: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有便秘,用攻下的药,把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全部清空,之后再吃发汗的药,汗尿同源,如果津液伤到了不够了,会小便不利,不多。

临床上,吐、下之后,怎么看病好没好,比如吃药之后,如果病人有渴症,口渴,就不用吃第二剂了,一般开药只开一剂,像十枣汤,口一点也不渴就代表津液没有清干净,再吃。

小编:所以就算要再次发汗,也要确定病人大下之后好没有好,口渴不渴,喝水之后小便是否能自己利回来。

攻下再发汗,大下了之后,会造成里虚,所以开承气汤不能开太重,要恰当,如果发表太过,造成病人里虚,里面就是阴虚,表就是阳虚,这时候津液亡了,肠里面都没有津液了,怎知病人没有津液了?因为病人小便减少了,小便只有一点点,如果病人精神好,就不用开药,让病人自己好等到小便正常了,就好了。如果病人精神不好,才开药去治疗,如果很危险了,如人已昏厥了,开「四逆汤」 去救他。

用了吐法与下法之后,怎么知道病邪去掉了没有,就是看病人口渴与否,如果病人口渴,就是病邪已经去了,不再给药了;如果没有口渴,才考虑再攻。所以像是开十枣汤这种药,一般都只开一剂,一剂吃完之后,问病人口渴不渴,口渴就不再给药。

病机解析

  1. 治疗经过

    • 先大下(峻下攻里)
    • 复发汗(强发其表)
  2. 病理结果

    • 津液双重耗伤(汗下太过)
    • 小便不利(津亏化源不足)

辨证要点

观察指标 判断标准 处理原则
小便情况 量少不利(非癃闭) 暂不干预
口渴程度 口渴欲饮(津伤信号) 停用攻伐药
精神状况 神清倦怠(正气尚存) 待其自复
危重征象 神昏厥逆(阳衰阴竭) 急用四逆汤

临床治疗规范

1. 用药禁忌

  • ✖ 见小便不利即用利水药(重伤津液)
  • ✖ 未辨口渴续用攻下药(易致虚脱)

2. 治疗策略

汗下过度 → 津伤程度判断:

  • 若为轻证:

    • ✅ 停止一切治疗
    • ✅ 静养待其自复(“勿治之”)
  • 若为重证:

    • ✅ 立即救治:
      • 四逆汤回阳
      • 生脉饮保津固脱

十枣汤应用规范

  • 单剂使用原则
  • 药后问诊关键:口渴与否
  • 停药指征:一旦出现明显口渴,立即停药

经典治疗智慧

“勿治之”深意:

  • 体现“以不治为治”的至高境界
  • 避免过度治疗干扰自愈机制

津液观察法:

  • 汗、吐、下后必察小便变化
  • 二便通利为愈病关键

现代临床启示

  • 危重症识别

    • 区分普通津伤与阳衰危候
    • 掌握四逆汤及时介入的临界点
  • 攻下药使用规范

    • 遵循“中病即止”原则
    • 口渴出现作为停药关键
  • 体液管理要点

    • 重视“汗-尿同源”的生理关系
    • 避免反复损津,注重水液代谢调衡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