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七八

七八: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发了以后,病人口渴,脉浮数,病人就是「五苓散」证,因为水都在皮肤表面上,中焦没有水了,所以病人会烦躁。

汗发了以后,脉浮数,就是病没有完全排掉。一种当你把肠胃的水逼到皮肤表面上去,病邪去除后,水会流回来,本身就虚弱的人,水是无法自回的。第二种,就是你还有其他的病,比如有瘟疫,发汗之后病没有完全去掉。

临床上病人只要口渴,一摸脉是浮的,就可以开五苓散了。

证候解析

核心三联征

  1. 汗后不解:发汗治疗后病未除
  2. 脉象特征:浮数(非表证之浮,乃水停肌表之象)
  3. 特殊烦渴:渴欲饮水但饮水不解

病机阐微

  • 水液代谢失衡
    • 发汗过度→津液外泄→体虚者水液滞留肌表
    • 中焦失润→胃中干→烦渴内生
  • 脉浮数本质
    • 非表邪未解(区别于麻黄汤证)
    • 实为水停肌表产生的代偿性脉象

鉴别诊断

鉴别点 五苓散证 阳明热证 阴虚内热
口渴特点 饮不解渴 大渴引饮 口干不欲饮
小便情况 量少不利 量多色黄 量少色深
伴随症状 轻度水肿 大汗出 潮热盗汗
脉象特征 浮数按之软 洪大有力 细数

临证要点

  1. 抓主证:汗后出现"渴+浮脉"即可用
  2. 明病机:水停肌表,津不上承
  3. 重剂型:必用散剂(汤剂无效反害)

现代扩展

  • 输液后水肿:现代医学过度输液所致水肿
  • 空调病:长期处于空调环境导致水液代谢障碍
  • 运动后脱水:大量出汗后电解质紊乱

临床心法:凡汗、吐、下后出现口渴伴脉浮,不必拘泥于小便不利,皆可考虑五苓散证。此乃"水逆"之轻证,及时干预可防传变。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