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八二

八二: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所以发汗之后,口渴代表病好了,但是不要喝水喝太快,一下喝太多,慢慢喝,或者喝稀饭,把肠胃的津液慢慢补回去。吃麻黄汤后,肺的津液缺失,口渴,多吃点豆腐、水梨等,补充津液,也不要吃太快。

这大多是发汗发太过了,所以喝水少少与之就好了;

喝太多了,胃没有办法把水消化掉:水停在中焦,肺气就没有办法下降,正常的津液应该要自肺下到五脏六腑,但是中焦堵到了.水气下不去,就会喘,如果遇到这种情形用「五苓散」来解。

柯韵伯曰:未发汗因风寒而喘,是「麻黄证」。下后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仁证」。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证」,此汗后津液不足,饮水多而喘者,是「五苓散」。平常感冒药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剂量如果开得很好,刚好把病毒赶出去,没有进入身体,然后让好的液留着,如果开的剂量不足,汗一发出去,四分之三的病毒发出去了,发汗之后津液还会回胃中,四分之一的病毒随着津液进入肠胃,结果变成肠胃发炎下利,用「葛芩连汤」下去解利,津液不足,用葛根把津液补足。

病机与证候

  1. 核心病机

    • 发汗太过→津液耗伤→饮水自救
    • 暴饮停水→中焦壅塞→肺气不降
  2. 临床表现

    • 主症:汗后暴饮致喘
    • 兼症:胸闷、短气、咳唾清水
    • 特征:喘促与饮水量直接相关

鉴别诊断

喘证类型 诱发因素 病机特点 治疗方剂
汗后水喘 暴饮冷水 水停中焦 五苓散
麻黄汤喘 风寒束表 肺气郁闭 麻黄汤
下后微喘 误下伤正 表邪内陷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协热下利喘 热迫大肠 肺热下利 葛根芩连汤

治疗要点

  1. 五苓散应用指征

    • 汗后饮水多致喘
    • 伴小便不利、口渴
    • 舌苔白滑、脉浮
  2. 预防调护

    • 汗后宜"少少与饮之"
    • 推荐替代饮品:
      • 粳米汤(最佳)
      • 梨汁(肺燥者宜)
      • 豆浆(阴虚者适)

病机演变图示

graph TD
    A[过汗伤津] --> B[口渴引饮]
    B --> C[暴饮停水]
    C --> D[中焦壅塞]
    D --> E[肺气不降]
    E --> F[喘促发作]
    F -->|治疗| G[五苓散利水]
    G --> H[三焦通畅]

临床启示

  1. 现代意义

    • 术后/运动后补水过速致肺水肿
    • 输液反应中的急性肺水肿
  2. 治疗禁忌

    • 禁用止咳平喘治标
    • 忌用苦寒伤阳之品
  3. 传变预警

    • 误治可转为支饮(苓甘五味姜辛汤证)
    • 迁延不愈易成痰饮(小青龙汤证)

仲景心法:本条揭示"汗-水-喘"的病理链条,强调治病当求其本。五苓散通过恢复三焦气化,使水津四布,喘自平复。临床见喘当先问饮水史,别于他证。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AcuHerb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