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八三
          目录
          
        
        
      八三: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这个时候还是五苓散。
发汗了以后,肠胃的津液发光了,肠胃整个虚掉了,胃阳不足了,胃的功能就停住了,煮喝汤他不受,若再给他吃发汗的药,胃里面的东西会吐出来,会更严重,这是提醒发汗的药不要开太过了,病人的胃整个干掉了,就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整个胃黏在一起,药一下去就吐掉。
核心病机与临床表现
- 
病机演变:
- 过汗伤阳 → 胃阳衰微 → 受纳无权
 - 形成"胃家虚冷"的特殊状态
 
 - 
典型证候:
- 水药格拒:饮入即吐
 - 误治变证:更发汗则吐利不止
 - 特征性表现:胃脘虚痞、按之柔软
 
 
治疗策略
- 
救逆大法:
- 急则:生姜汁滴舌(试探性治疗)
 - 缓则:小半夏加茯苓汤渐进温服
 - 善后:理中丸调理中焦
 
 - 
五苓散应用指征:
- 需同时具备:
- 小便不利
 - 口渴不欲饮
 - 舌体胖大
 
 
 - 需同时具备:
 
鉴别诊断
| 证型 | 呕吐特点 | 兼症 | 治法 | 
|---|---|---|---|
| 本证 | 水药俱吐 | 脘腹虚冷 | 温中和胃 | 
| 水逆证 | 水入即吐 | 烦渴尿少 | 五苓散 | 
| 热格证 | 食入即吐 | 口苦苔黄 | 黄连汤 | 
误治警示
- 
禁忌:
- 绝对禁止再汗
 - 慎用苦寒攻下
 
 - 
误治后果:
- 吐下不止 → 亡阳危候
 - 可能转为四逆汤证
 
 
现代临床启示
- 
对应病症:
- 胃肠功能衰竭早期
 - 化疗后严重胃肠道反应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调护要点:
- 采用"冰滴法"服药(含服冰片后少量频服)
 - 配合艾灸中脘、足三里
 
 
仲景精义:本条揭示"汗伤胃阳"的特殊病理状态,强调"胃气存亡"在预后判断中的关键地位。临床见水药不入,当先护胃气,不可见病治病。五苓散之用在化气行水,非单纯止吐,需严格辨证。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