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九一
目录
九一: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在【内经】里面说咽喉的部位是三阴所会,「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三阴经都会在咽喉的地方;
讲阴的时候,就是讲血了,汗血同源,不可发汗。
咽喉干燥,不是喉咙痛。所以感冒发烧,问小孩子,喉咙痛不痛?喉咙痛,葛根汤,已经看完了。太阳温病,就是小朋友在运动流汗,受到了风邪,伤于寒,发出来温病,一定有喉咙痛,因为流汗时得到了伤寒,所以津液没有办法恢复,没有办法补喉咙。
这里,还有后面几条,都是你在开发表的药,有的禁忌。
咽喉平常就是很干燥的人,不可发汗,所以喉咙常常觉得口渴的,就是阴虚了,这种人不可以发汗,一发汗就变成真武汤证了;
这种人需要补足他的阴虚,可常喝「麦门冬汤」,喉咙是三阴所会,肺的上口,所以要开润肺的药,这「麦门冬汤」专门是润肺的,麦门冬汤单纯润肺而已,常吃麦门冬汤的人,肺的津液一定很足,肺的功能会很好,只是咽喉干的,麦门冬汤很好,而阳明证的大烦渴,就要用白虎汤了。感冒的时候,病人若喉咙痛,属于太阳温病,就要想到葛根汤。这里的咽喉干燥,不是葛根汤证,不要混淆。
核心理论
- 三阴经会咽喉: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均循行咽喉(《内经》理论)
- 汗血同源:咽喉干燥反映阴血不足,发汗会进一步耗伤阴液
辨证要点
症状类型 | 病机 | 对应方剂 | 关键鉴别 |
---|---|---|---|
咽喉干燥 | 三阴经阴虚 | 麦门冬汤 | 长期干燥,非急性症状 |
太阳温病喉痛 | 运动后伤寒伤津 | 葛根汤 | 伴发热恶寒等表证 |
阳明大烦渴 | 热盛伤津 | 白虎汤 | 高热汗出、脉洪大 |
临床警示
-
发汗禁忌
- 长期咽喉干燥者发汗易致:
→ 阴液耗竭
→ 转为真武汤证(阳虚水泛)
- 长期咽喉干燥者发汗易致:
-
误治机制
graph LR 发汗-->津液亏损-->三阴经失养-->阴虚加重-->阳虚欲脱
graph LR 发汗-->津液亏损-->三阴经失养-->阴虚加重-->阳虚欲脱
麦门冬汤应用
- 组成特点:以麦冬为君,专润肺阴
- 适用场景:
✓ 慢性咽干(无表证)
✓ 肺阴虚导致的呼吸道干燥
✓ 预防性调养(增强肺津)
重要区别:与葛根汤证喉痛(太阳温病)、白虎汤证大渴(阳明热盛)严格鉴别
相关内容
一草一木皆为情,一赏一语皆感恩
